楚世昭从来不质疑武振的忠心。
模拟推演已经证明了大周王朝的武臣之中,是有很多人是愿意为国家慷慨赴死的。
但是,忠诚不意味着一个人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的。
楚世昭治安疏的死谏是真心实意的,武振的死战,同样是真心实意的,他有这个勇气上战场,跟匈奴人拼死搏杀。
可问题是,武振现在要的死战,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态度、立场值得尊重,但无论是战略和价值,当下最重要的是拱卫长安,而不是出去和匈奴人决一死战。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现在大周王朝的军防不足以正面出击,这是既定事实。
武振拿三十年前,泰彰帝时期的军防和现在的军防相提并论,明显就是错估了大周王朝的真实实力。
他远离政治中心,军事中枢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完全是遇到了事情被临时抬出来的。
“请他进来。”永晋帝深吸一口气。
别的不说,武振的态度和决心,总归是令人心安的。
而走进来的武振直接是跪拜在了地上,“陛下,社稷倾颓,国难当前,身为将领,却不能为国分忧,实我之罪也。”
永晋帝立刻将武振托起,当务之急是商议出一个策略,到底是战还是固守,并不是讲这些漂亮话的时候。
“爱卿的心意,朕已然知晓,可如今长安兵少将寡,如何出城迎击匈奴。”永晋帝立刻将问题抛了出来。
兵少将寡这个事实,也被放在了案牍之上。
“正因兵少将寡,才更该一战。”武振深吸一口气道:“末将抬棺誓师而战,为的就是稳固长安的军心,只有军心稳固,我大周兵士才有和匈奴人厮杀的底气。”
“固守长安有三害,其一长安被围,与其他藩镇切断了联系,陛下如何保证这些节度使没有和匈奴人勾结?”
“我们首要是打出一个通道,让其他地方能联系到中央,如此才有勤王的余地。”
“其二,长安是大周的门面,是龙兴之地,现今被匈奴人所围攻,这是国体有损,是国家颜面扫地。”
“其三,匈奴人既然敢围长安一次,他们就一定敢围长安第二次,如果每一次都是以守为主,长此下去,如何应对这样的边患,唯有主动出击,打疼他,才有保住边塞无虞的可能性。”
“匈奴人口极少,死一人,损失就可以说是严重,只要我们打掉他几千兵马,他们势必败退。”
“趁此不备,出其不意,即便大周王朝军力大不如前,但也不可能一触即溃。”
武振徐徐道来,让永晋帝也感觉这些说辞不是没有道理的地方。
但是,楚世昭很明确地告诉你,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这一次奇袭能打赢,打不赢,那就全是白搭,全是空谈。
打赢,那么武振说的就是有道理,打不赢,武振就是带着大周王朝覆灭。
这可比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要不切实际。
子午谷奇谋,丞相只需要给魏延一点兵,还是可以试试的,指不定就有奇迹发生。
但武振现在的就是让大周王朝野战能力极差的部队和匈奴人硬碰硬,赌这些兵士能靠士气打赢匈奴人,那这和许愿有什么差别?
楚世昭光看面板,就知道主动出击是不可能打赢匈奴人的。
人朱祁镇要是御驾亲征,打赢了团,他也是英明之主,这不是没打赢,还当了留学生吗?
问题是,楚世昭已经意识到了武振所说的对策,现在是说动了其他群臣,甚至连永晋帝都动摇了。
边患的问题,真的影响了永晋一朝很多年,当下都打到了长安这边,以父皇这个好面子的性格,若是不能如数奉还,那真是驾崩之际都要不断念叨这件事。
振就是把这场仗打赢的好处告诉了群臣,告诉了永晋帝,然后就问你们打不打吧。
像极了袁崇焕向崇祯皇帝保证五年定辽的模样。
所以说,楚世昭也没有必要坚持固守,拿利弊来劝说父皇了,目前来看,基本上是劝不了了。
这不仅是武振的想法过于诱人,大周王朝的国情也偏向于进攻,自恃天朝上国,现在被一个匈奴人这样打,心里面窝着火。
只有试,试出来不行,这些人才会知道苦头。
唯独是苦了那些将士。
楚世昭叹了一口气道:“父皇,既然要和匈奴人一战,那就同他们一战。”
说着,楚世昭指了指地图道:“但是,真要主动出击的话,儿臣认为,不必急于一时,诸位请看此图。”
“匈奴人的阵线拉得极长,而且是绕开了大周王朝的一些城池,直击长安的,现在匈奴人所在的位置,像不像身处于一个口袋之中。”
“我们先调度凉州军,再找到晋阳、大同、大宁这边的军队,要求他们协助包夹,封上这个口子,长安的守军再主动出击,尽量留住匈奴人,数面包夹,说不准能有大胜的契机。”
目前大周王朝的主要意见那就是和匈奴人正面迎战,那么楚世昭就只能也从主动迎战的方面思考策略。
这是楚世昭现在能想到,唯一一个能让主动进攻看起来有效的办法。
将长安的守军作为诱饵,引诱匈奴人顿在这里,再让野战能力相对还行的凉州军来完成主要战场的收割。
在这里,唯一不靠谱的地方,就是楚世昭不能确保凉州军到底肯不肯出力。
毕竟在大周王朝,节度使已经接近失控了,说不定他们更乐意看到长安被围攻的画面。
但是楚世昭想到了那次模拟推演,桓节还是派兵协助长安解围了,这才想着用包夹的方式留住这些匈奴人。
楚世昭又道:“还请父皇送我上前线,就由王尚书当我的督军。”
王槐顿时沉默了。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楚世昭的心眼能够那么小,硬是要把他拖到战场上去。
这是想要和他强行上战场换命?
永晋帝立刻犹豫了,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上战场,缓缓开口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务。”
“我大周列宗以弓马得天下,我身为皇室子嗣,国难当前,又何惜此身,武将军都以抬棺明志,我宗室子孙流尽鲜血在战场上,难道不是一桩快意之事吗?”
楚世昭的目光盯上了王槐。
“王大人也应当和我一样,尽忠报国,为社稷慨然赴死。”
王槐骂人的心都有了,现在楚世昭这么说,他不上战场都不行,不上战场就是不忠社稷。
“微臣愿与四皇子同去。”王槐强忍着咬牙切齿的语气行礼道。
“但是,出城迎击匈奴人,他们就真的会就此撤去吗?”
王槐问。
“为何不会?”楚世昭拿出武振之前的说辞道:“这匈奴人,看似是以国家的名义出击的,实际上同流寇无异,他们打过来,所要的无非就是粮食和钱财。”
“说白了就是流窜四地求食而已。”
“而流寇最怕的就是死伤,他们受到了损失,顾虑性命之忧,就会奔散。”
“武将军也说过了,匈奴人少,他们死一个人的损失,就是承受不了的,只要匈奴人在正面死的人够多,你还能怕他们不撤吗?”
“那朕就命你执掌杨方的那支北府军,还有你的新军,合计万人为单独的一军。”永晋帝沉吟片刻道:“王槐就当你的督军。”
“儿臣领命。”楚世昭抱拳道。
“微臣领命。”王槐同样做出领旨的样子。
楚世昭要王槐当他的督军 ,不仅是想要借机失手除掉王槐,也是想要以退为进。
如果不是和楚世昭一向不和睦的王槐当他的监军,楚世昭作为宗室,应该是很难有单独领军的机会。
这对楚世昭的那三位兄长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王槐当了楚世昭这支军队的督军,才能让王氏安稳,让他的三位兄长放下心来。
但王槐有机会当楚世昭的督军,有没有命活下来,楚世昭就一点都不能给他保证了。
这一场战役,楚世昭没有很大的信心,毕竟模拟里,大周王朝军队的真实战力,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原本这大周就已经到了王朝中叶甚至是末期的时代,吃空饷的情况都那么泛滥,军饷能不能及时发可能都是问题,就大周王朝的财政情况,匈奴人这一次围攻长安,是真快要了整个大周的老命。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6929/10955895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6929/10955895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