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争的本质,吕妃之死!
    时代变了!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中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朱棣、蓝玉以及其他的一众武将勋贵,他们中不少人是当下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然而,受制时代的限制,此刻的他们,并不能理解燧发枪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这是人类从冷兵器时代跨入热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性武器之一。

    甚至可以说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分水岭。

    当然,仅仅制造出来一两支枪是不够的,还需要大批量的生产。

    在历史上,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

    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

    而朱允熥的出现,将这一历史进程压缩到极短的时间内。

    历史的变革,仿佛就在一瞬间完成。

    众人被深深的震撼,以及茫然……

    为何吴王殿下手中的家伙,看起来明明和火铳一样,也冒着火星,可却不是用火将其点燃的呢?

    他们对此非常好奇。

    朱允熥也没有卖什么关子,干脆利索的和武将勋贵们讲起来燧发枪的原理,以及相关各项性能数据。

    射程、射速,使用的简易程度等等。

    最后,还让他们一个个轮流亲自上手,开枪试射。

    事实上,燧发枪的杀伤力,较之这个时代的弓箭,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甚至,对于那些力气特别大,能拉特别硬的弓的人来说,弓箭的威力还要更大一些。

    但是,燧发枪的射速比弓箭要快得多。

    日常使用的差距也许不大,可当需要长时间连续射击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一旦过度用力,肌肉就很容易疲劳,射出一定数量的箭羽之后,拉弦的手指和手臂都承受不了,必须要时间休息,等待其慢慢恢复。

    在高强度的战争,这一点区别,就已经十分致命了。

    其次是,一名优秀的弓箭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但举枪瞄准,就太简单了。

    朱允熥稍微讲解一下如何瞄准,要如何做到三点一线等等,武将勋贵们端起枪来打靶,很多人就能打中标靶了。

    相当于是训练了很久的神箭手。

    对早期枪械来说,这正是其最大的优势。

    哪怕是老人,孩子,妇女,只要给他们一把枪,告诉他们如何瞄,如何开,他们就能正常使用。

    但给他们一把弓箭,他们却只能徒叹奈何。

    披甲胄,用弓箭、用大刀长矛对砍,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

    身体强壮的士兵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老弱残兵只会拖累军阵。

    可一旦使用枪支,整个战争的逻辑就变了。

    在枪面前,众生平等。

    不管你是能举起三百斤石块的壮汉,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杀你都只需要使用一颗子弹!

    在双方对阵的时候,弱书生举枪和壮汉举枪,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区别。

    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将枪发下去,告诉士兵们怎么使用,就能立即将一支老弱残兵,变成能与精锐对阵的强军。

    只要这支老弱残兵有足够的勇气和士气。

    除此之外,作为统兵打仗的将领,他们还发现了枪支的另一个优点。

    那便是士兵可以排成更密集的阵型。

    拉弓射箭,士兵与士兵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拉开。

    否则,就会彼此妨碍对方。

    枪支则没有这个问题,士兵能站得非常密集。

    这也意味着在同等单位面积内,能射出的弹丸会比箭雨更密集。

    对方想要冲过来,也会更困难。

    没错!

    这也正是为什么历史上早期枪支普及后,欧洲各国普遍使用士兵们密集站列的“排队枪毙”战术的原因。

    谁都不是傻子。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傻的战术,恰恰如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中,用血的教训,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

    哪一方的阵型更密集,更能集中火力,就会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于是,密集战立的“排队枪毙”战术,就应运而生了。

    一直到机关枪的出现,这一战术才被彻底淘汰。

    “老师,此枪造价几何,能制造多少支?”

    有人急忙询问道。

    众人的目光顿时一齐望了过来。

    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好东西是好东西,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大量装备呢?

    历史上,在西方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同期中国制造的枪并不差。

    康熙和乾隆手中,都有非常优良的枪械。

    他们也很清楚这些东西的威力。

    然而,却仅仅只将其收藏在皇宫中,作为皇帝、皇子们平时玩乐,或打猎时偶尔使用的玩具。

    虽然也装备了少数军队,但却是粗制滥造的鸟铳,性能极差,火药的性能则更差,很多时候甚至只能束之高阁,干脆不用。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皇帝觉得枪械的制造成本,使用成本都太高了。

    火药造价也不菲。

    相比之上,用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冲锋,用弓箭,用血肉之躯去拼杀,成本则低得多。

    牛马的命又不值钱!

    士兵死了就死了,再召一批就是了。

    战死沙场本就是将士的归宿,是他们的使命。

    怎么能为了少死几个人,就让士兵们使用昂贵的枪械和火药呢?

    朝廷可负担不起!

    故而,枪械一直没有在军队中普及。

    越是性能好的枪械,造价也越贵,军队就越不会用。

    便宜的鸟铳,劣制的火药,士兵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好,也渐渐不太喜欢用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皇帝不愿意将制作精良的枪械大规模推广。

    士兵们用过烂枪之后,觉得枪还不如弓箭好用。

    军队装备的发展,自此在冷兵器中停滞。

    听到他的话,朱允熥笑道:“你们放心,此枪的成本很低。”

    “本王已经命令大明制造局,第一批先造一万支枪。”

    “很快就能给军队装备。”

    “此枪的性能,还能继续改进,将来会造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子弹准确度更高的。”

    “到时候,整个大明的所有军队,都将装备枪支。”

    康熙、乾隆等人,将枪看作是帝王的玩具,看作精美好看的手工业品,造价自然高得离谱。

    而他要造的枪,可是用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工业品。

    两者的制造成本,完全是天壤之别。

    呼!

    呼!

    呼!

    听到朱允熥的话,一众将领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经验丰富的将军,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一旦此物大规模普及,则大明军队的战术战法,排兵布阵,都将变得截然不同。

    一个新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殿下……老师,既然第一批便有一万支枪,能否先拔一批,给我的亲军?”

    蓝玉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要求。

    刹时间,像点燃了火药库一般,众武将勋贵都纷纷喊了起来。

    “老师,我的亲兵也要!”

    “老师,我要!”

    “老师,我也要!”

    ……

    “吵什么?”朱允熥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视而过,声音才停了下去。

    “什么你要我要?你们当朝廷的军队,都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9620/1080353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9620/1080353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