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明的沸腾!骄傲自满?
    裁军百万的消息传出,整个大明都沸腾了。

    军户在大明的数量极为庞大,足足占到了大明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五左右。涉及到如此众多的人,再加上军户本身的特殊性,自然备受关注。

    “如此规模的裁军,古往今来,前所未有啊!”

    “如今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裁军也属正常。”

    “可北元还在,仍然威胁着我大明的江山,此时裁军,就不怕北元趁机入侵吗?”

    “怕什么?太孙殿下已经远征倭国回来了,太孙殿下可是我大明的军神,他麾下的军队,皆勇不可挡。有太孙殿下在,北元敢来吗?”

    “对啊,咱听说,就是因为新军战力强大,朝廷才下定决心裁军。”

    “说起来,我儿子自参军入伍,就从来没有回来过。转为了军户,就更不可能回来了,如今或许可以回来了。”

    “听说朝廷给此次裁军的士兵极为优厚的待遇,他若是回乡,说不定有希望去衙门当衙役。”

    “对啊,报纸上说了,官府衙门的白役,一律取消,凡是役差,往后皆有役银。”

    “若是能当上衙役,吃上公家饭,那可真是太好了。”

    “从前大家都觉得军户不好,除非实在无路可走,要不然,谁愿意做军户被欺凌呢?可如今看来,反倒是那些军户最好了?”

    “都是为国立过功的人,他们好一些,也是应当的。”

    “想不到太孙殿下一回朝,就开启如此之大的动作!”

    “太孙殿下训练出来的大明新军,才是真正的精锐,与之相比,其他的军队,确实都不行。”

    “那也不一定啊,倭国毕竟是蕞尔小国,被一战征服也不足为奇,大明真正的敌人,是北方的元庭。”

    “倭寇之前为祸可一点都不小,朝廷一直对其无可奈何,还是太孙殿下出马,才将其一举平定。”

    “我看平定北元,也要快了。要不然,太孙殿下也不会下令裁军。”

    “你们别说了,快去领钱啊,衙门发钱了,太孙殿下得胜归来,用倭国赔偿的银子,遍赏我金陵子民啊!”

    “领钱去啦!”

    ……

    一时间,金陵街头,老百姓们个个兴高采烈。

    朱允熥从倭国的二千万两银子里面,拿出了十分之一,用来庆功和赏赐。

    凡应天府百姓,每户赏银二两。

    在此之前,朝廷也并非没有赏过老百姓钱财。

    封建王朝其实都挺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拉拢人心的,以显示“皇恩浩荡”,惠及全体百姓。

    之前朱标在世时,去秦中视察,便下令遍赏秦中所有百姓。

    但那一次,每户不过赏钱百文而已。

    毕竟,老百姓数量庞大,赏赐太厚,朝廷也承担不起。

    每户赏银二两,这在大明历史上,还是首次。

    有钱拿当然大家都开心。

    百姓们第一次感到,原来朝廷打了胜仗,对自己等人还有这般好处。

    也令他们对对外发动战争,不知不觉间,态度有了不小的变化。

    毕竟,谁不想分钱呢。

    其实应天府百姓分的钱并不算多,真正厚赏的,自然是大明海军将士,以及沿海曾经被倭寇侵犯的人家。

    海军将士自然不用说,人均几百两银子的赏赐。

    对他们来说,一切都仿佛做梦一样。

    虽然是出海几个月才归来,但这笔买卖,实在太划算。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曾在大明别的军队服役。

    因此也深知,想要立军功拿封赏,可没有那么容易。

    在前方冲锋陷阵,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回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去,最后自己还能侥幸活下来,才能立功受赏。

    而这时候,往往自己身上也早已伤痕累累。

    如果运气好,没有被安排上前线冲锋,才可能安然无恙地活着。

    但仍然会吃很多苦,且没有啥战功,得不到封赏。

    战功很诱人,却不是很容易得到的。

    可跟着太孙殿下出海一趟,最多只能说是有惊无险罢了,收益之高,回报之丰厚,却是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将士们都很清楚,这个功,根本不是自己立的,而是太孙殿下赏赐的。

    真正的功,就应该全归太孙殿下。

    但太孙殿下就这样赐给他们了。

    顿时让将士们感激无比,对朱允熥也越发忠心。

    原来被倭寇抢掠的沿海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官府从来没有赔偿过他们的损失,他们也不敢有那样的奢望。

    谁家撞上了倭寇烧杀抢掠,只能算谁家倒霉。

    大家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可如今太孙殿下竟然要拿着从倭国带回来的赔款,来赔偿他们这些百姓,被抢的财产,被毁坏的房屋,都能得到赔偿。

    甚至还有被杀死之人的抚恤金……

    百姓们感动涕零,太孙殿下之恩,三生三世也报不完啊!

    自此之后,沿海许多地区,但凡再人说半句太孙殿下的政策不好的坏话,立即就会被百姓群起而攻之。

    从前税务司的税吏受到胥吏和地方豪绅的联手对付,百姓们往往坐视不管,觉得此事与自己无关。

    但在这以后,很多百姓都主动站出来帮助税务司,只因税务司乃是太孙殿下所设。

    也因此让税务司在沿海地区行事,变得顺利了许多。

    这一点,倒是朱允熥从未想过的。

    ……

    “太孙殿下,朝廷要裁军,必先平定北元。”

    回朝的第二天,一大早,朱棣便前来求见。

    “学生我愿意请命,出兵征伐北元,彻底灭了元庭。”

    “如此,太孙殿下才能放心大胆的裁军。”

    现在的朱棣,满脑子想的都是建功立业,赶快获得铁帽子亲王之位。

    昨日的朝堂上,他心中就有了领兵出征的想法。

    只是觉得当时的情况不太方便,才没有立即提出来。

    今日便迫不及待来请战了。

    对于领兵打仗,朱棣也确实有着狂热的爱好,可以说是“乐此不疲”。

    “不必了。”朱允熥一口回绝:“四叔你要做的事,是坐镇金陵城,当好宗人令,管教好宗室子弟。”

    “如今皇爷爷刚刚下发了改宗室制度的诏书,我恐怕很多人会不服,心生不满,由此惹出事端。”

    朱棣急道:“以前他们嚣张,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宗室子弟这个护身符护着,朝廷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可眼下宗室子弟连爵位世袭罔替,都只能降等继承,一犯错就可能被削爵,他们哪里还敢犯事啊。”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赶快灭了北元。”

    “唯有如此,裁军才稳定安全。”

    “再说,藩王都在北方边境,灭了北元,他们便挑不起事端。”

    朱棣因为长期镇守北平的缘故,经常率兵与北元作战。

    从二十岁一直打到如今三十余岁了。

    灭北元,也渐渐成了朱棣心中的执念。

    “北元哪有那么容易灭啊!”朱允熥摇了摇头,道:“我会令张辅和朱能两人分别统兵,进攻北元,狠狠揍北元一顿,让他们老实听话。”

    “不过,要彻底灭北元,使其永远不再成为大明的祸患,仅靠军事手段还不够。”

    “我心中对此自有计较,你就不必操心了。”

    朱棣愣了一下:“张辅和朱能统兵去打北元?”

    “那怎么能行呢?”

    “他们从来没有指挥十几万大军作战的经验。”

    “即令他们两人年轻有为,乃是千年不世出的将才,可他们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9620/10803541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9620/10803541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