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虽然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大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战火不断,各种生产艰难,但其实大明得发展还是可以的。
很简单一个辩证法,如果不是发展得还可以,哪来的钱粮去支持连年的战争呢?
要知道,古代打仗打的就是粮食,人吃马嚼的不说了,士兵和将军的发放的粮饷也都是以粮食为锚定物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大地粮食产量贡献最大的地方从宋朝之后,已经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从大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整个南方基本上就没有战火波及,重要的粮食产区,江浙、湖广、还有皖南中原那一片都在大明的统治范围。
和平的环境,带来的自然是稳定向上的生产活动,包括农业生产。
老朱能够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北伐统一全国,也是依赖于此。
然后到现在洪武二十五年,整整二十五年的和平日子,周飞是绝对不相信老朱口中的“大明没有余粮”的说法。
不用去查历史资料,单凭逻辑来判断,周飞也可以知道在此时大明南方各地的粮食储备仓库里面,必然是有着很多粮食的。
尽管这一批粮食是大明的储备粮,更是整个大明天下稳定的压舱石,但半年之内调集一部分还是没问题的,这一部分按周飞的估算,哪怕是十分之一,应该也有一千万吨左右!
“你要多少?”
朱元璋的声调拔得老高,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周小子真是敢狮子大开口啊,张口就要一千万吨粮食?
“你以为粮食是大风刮来的啊?开口就要上千万吨,你知道上千万吨粮食是多少吗?”
朱元璋随后冷笑道。
周飞很是平静的点了点头:“我不知道上千万吨粮食是多少,估计堆在我面前的话应该是一座高山一样吧。但是,在1942年的时空,有将近三千万人在挨饿受冻,没有上千万吨的粮食,他们根本支撑不到明年的收成。”
李云龙恳请他支援粮食,救那边的老百姓,说的是能支援多少是多少。
李云龙本身肯定是想着他能够支援的数量不会太多,所以并没有说具体受灾人数。但周飞自己估计,受灾人数至少在千万以上。
三万万多民众,远离战火的地方还是有粮食的。
其它没有受灾的靠近沿海的、边境的,多多少少也能获得粮食。
真正受灾的,是战火区域的、干旱绝收区域的、根据地的部队和百姓们。
哪怕打几个折扣,受灾的人数也必然是在千万以上的。
所以,周飞这时说三千万的受灾数量,需要筹措上千万吨粮食,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力度。
以一个成年人为例,一年消耗的粮食大概在三百五十斤到五百斤左右,折中按四百斤来计算的话,三千万人一年所需要的粮食就是600万吨!
一千万吨,多四百万吨盈余,看似多了很多,其实并不会浪费。
受灾人数更多的话,刚好补过去;受灾人数没超过三千万的话,多余的粮食就让百姓吃饱一点,或者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总是有用的。
朱元璋沉默了。
上千万吨粮食的确非常之多,多到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数字。
但是,1942年那边三千万人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个数字比大明全部人口的一半还多。目前为止,大明人口还没有达到六千万。
数量如此多的百姓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哪怕朱元璋再铁石心肠,此时也是感受到一股极其沉重的压力,压到他说不出半句违心的话来。
周飞见他沉默,于是继续说道:“大伯,如果您不需要东西来交换的话,我可以和您交换,拿东西在您这抵押,最多一年时间就把粮食还给您,您看怎么样?”
朱元璋抬了抬眼皮,忽然看着他冷笑一声:“你小子怕不是看看了那历史,认为咱是个残暴冷血之人?咱告诉你,咱是最大明的皇帝,是1942年那三千万百姓的先辈,咱再冷血也不至于在知道此事后还置之不理~”
周飞顿时神色一喜,连忙说道:“大伯您是答应了?”
“等咱把话说完!”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不过,一千万吨粮食这个数目过于庞大,咱虽然是大明皇帝,也不能私自将这一千万吨粮食调拨给你,否则无法向大明交代、无法向天下的百姓交代。”
“啊?”
周飞听他说“不过”这个转折就知道不妙,等到听完整个人都有些傻眼。
不过,他到底脑筋转得快,很快就品出了这话的潜台词,他还是要付出一些什么东西,于是连忙表态道:“大伯您请说,只要我能给的,我绝不含糊。”
朱元璋眼神里闪过一丝笑意,就等你这话了,于是缓缓说道:“咱想了想,还是觉着周小子你在咱这边当个官比较好,就说是海外归国的,给咱和大明献上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有高产粮食、厉害的火器、各种神奇的东西,然后咱封你个官,把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240/1086402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240/1086402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