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承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在一张张宣纸上来回飞舞。
一张张宣纸上,写满了他关于大唐接下来该如何治理的想法。
摊丁入亩,这一改革之法犹如一把利刃,旨在打破传统的赋役制度。
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不再让贫民承受过重的负担。
士绅一体纳粮,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冲击着长期以来士绅阶层的特权,让纳税不再是普通百姓的专利。
火耗归公,则像是一条缰绳,勒住了官员贪污腐败的咽喉,规范了税收的流程。
这三条改革之法,被后世称为穿越者必用之法,仿佛是打开盛世之门的三把神奇钥匙。
李承乾深知,只要实行了这三条变法,国家一定会走向强盛,届时,国库才能够真正达到充盈。
其实,这三条变法,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就已经可以初见端倪。
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多的帝王,却只有一个雍正皇帝敢站在百姓的角度,与天下士绅官员公然对抗。
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彻底地推行了这三条变法。
可叹的是,他的这一伟大壮举,在他死后却遭到了文人的口诛笔伐。
那些文人拿着笔杆子,如同拿着锋利的刀剑,无情地戳着他的脊梁骨。
而他的儿子乾隆上位后不过短短一年,就将父亲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用废除这三条法令来换取天下文人士绅和官员的拥戴,这无疑是历史的一大悲哀。
李承乾回想起自己在咸阳城推行这三条法令的历程,那是一段充满血腥与果敢的过程。
自己之所以能在咸阳成功推行,前提条件是手中掌握了足够掌控整个咸阳的兵力。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将咸阳的世家、贪官污吏杀了个干干净净,那场景犹如秋风扫落叶般残酷而决绝。
剩下的官员们在兵锋之下,噤若寒蝉,哪还敢有丝毫的反抗,这才使得改革得以顺利推行下去。
如今,长安作为第二个试点,自然也要推行这些改革。
李承乾心中清楚,等眼前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办完后,长安的改革必须要提上日程。
他深知,想要不被文人的笔杆子颠倒黑白,舆论这一方面一定要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长安日报的发行已经迫在眉睫,这份报纸将成为他向百姓传达心声、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其次,就是大唐的原有兵权问题。
如今自己已经登基为帝,可却一直没有发现李世民留下来的兵符。
李承乾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猜想自己老爹应该是将兵符都交给了各大将军。
看来,要找个合适的时间给这些武将们开个会,将大唐的兵权收缴上来,进行改革,这是巩固皇权、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
而咸阳的乾宇商会,也是李承乾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这个商会就像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要尽快在长安城里布局。
他看着窗外长安城的集市,眉头微微皱起,那些集市大多脏乱不堪,卫生方面和环境方面都是严重的问题。
公共厕所的修建也要开始着手进行,这不仅关乎城市的环境卫生,还能变废为宝。
肥料可以灌溉在皇庄里,滋养庄稼,促进农业发展。
乾宇商会里有工业部制作的精盐和雪花糖,这些在这个时代堪称奢侈品,还有琉璃、茶叶等一应事物,每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硬通货,要善加利用,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
事情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做。正如朝堂上房玄龄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是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撑死。
他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事务,哪怕是他有着坚定的意志,也忍不住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试图缓解政务上带来的如山般沉重的压力。
“启禀陛下,齐太师,房相,张指挥使以及马御史在殿外求见。”
小宦官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宣。”
李承乾放下揉太阳穴的手,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恢复了威严。
“是,陛下!”
小宦官领命后,快步走出殿外。
不一会儿,小宦官将四位大人迎了进来,然后默默地退出了殿外,轻轻关上了殿门。
“参见陛下!”
四人齐声拱手道,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免礼,都坐下吧。”
李承乾微微抬手。
“谢陛下!”
四人谢恩后,依次入座。
“陛下,幽州,朔州,并州急报。”
马周神色凝重,将手中八百里加急快报呈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奏报,快速浏览了一眼,随即脸色变得阴沉,眼中怒火燃烧。
“这个薛延陀,当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趁着我大唐权力交替,侵略我大唐边境。”
他的声音低沉而愤怒,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你们都看看吧。”
李承乾把快报递给了房玄龄,房玄龄看完后,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又依次传阅给其他人。
待所有人看完后,齐先生率先站了起来。
神色激昂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薛延陀如此猖狂,劫掠我大唐三州边境,微臣建议,立即出兵剿灭薛延陀,扬我大唐之威!”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决,话语掷地有声。
“臣等附议。”
其他人纷纷响应,声音在大殿中此起彼伏。
对于侵略这种事,大唐的官员和历朝历代都不同,在他们心中,几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打,要么直接灭国,根本没有其他的选项,这是大唐的威严和骨气所在。
“诸位爱卿觉得此次应该派谁出征比较好?”
李承乾扫视着众人,目光中透着威严和期待。
房玄龄顿了顿,弯下腰从脚下拿起了一个包裹。
李承乾愣了一下,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
“房相,这些是什么东西?”
房玄龄苦笑了一下,无奈地说道:“陛下,薛延陀叩边的消息已经传遍朝野。
这些都是朝中诸将的请战书。
几乎每人最少都写了两份请战书,臣的奏案都已经堆不下了,只能全部一窝蜂打包了,请陛下圣裁。”
李承乾微微点头,打开包裹,一本本请战书看了过去。
李靖,那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威名远扬。
李勣,同样是战功赫赫,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程咬金,那豪爽勇猛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
侯君集,虽有过波折,但军事能力不容小觑。
尉迟敬德,忠勇无双。
薛仁贵,年轻一代的猛将,潜力无限……
还有不少突厥将领请战。
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史大奈……
这满满的请战书,彰显出的武德充沛,堪称史所罕见。
李承乾沉思片刻,本想着遵循以前是什么人干,现在还是什么人干的原则,直接敲定了人选。
“兵部尚书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领步兵六万,轻骑兵一千两百人,迎击薛延陀南下主力部队。李勣将军身经百战,此次出征,务必稳扎稳打,不可轻敌。”
李承乾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
“命营州都督张俭率领本部骑兵以及奚、契丹等部的骑兵,攻击薛延陀东部地区,从侧翼对薛延陀形成威胁。充分利用好各部落骑兵的优势,灵活作战,打乱敌军阵脚。”
李承乾目光如炬,看向远方,仿佛在给远在营州的张俭下达命令。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516/1087343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516/1087343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