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普,快走,那小子又跟上来了!”

    禄东赞的声音因焦急而变得嘶哑,短短三个月里,他的头发白了大半。

    每一根白发都像是承载着丧子之痛的哀伤。

    一次又一次地狠狠刺痛他的心,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整整三天,他们一直在亡命狂奔,身后的大唐骑兵就像是来索命一般,紧紧地咬着他们不放。

    就连一向坚毅的松赞干布此时都有些绝望了。

    三个月前的那场大战,李靖如同军神下凡,一战便灭掉了他们整整十万青壮。

    那是吐蕃的精锐啊,是他们的希望和骄傲。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惨叫和厮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那十万青壮的倒下,就像是抽走了吐蕃的脊梁,让整个国家都摇摇欲坠。

    松赞干布带着余下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逃离了战场。

    他们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如同丧家之犬般逃窜。

    可这一次的打击对于吐蕃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整整十万青壮啊,那几乎是吐蕃的所有青壮了。

    一下子损失如此之多,国家的生产、防御都陷入了瘫痪。

    哪怕唐军此时不管他们,吐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劳动力匮乏、军事力量薄弱而自行灭亡。

    大败回来后的松赞干布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下面的人就急匆匆地来汇报,唐军的骑兵来了!

    这消息再次狠狠砸在他们本就脆弱不堪的心上。

    此时的他们早已无力再战,只能依靠着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三千营展开一场追击战。

    这片高原是吐蕃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

    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对于外来者来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以往,都是吐蕃人凭借着高原的优势主动出击,侵扰大唐边境。

    可这一次,他们却在自己的老家被人追着撵,这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也是从未有过的恐惧。

    ……

    秦如召率领着卸了甲的三千营,咬着松赞干布的逃兵死死不放。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不带着松赞干布的人头回去,绝不罢休。

    为了这次出征,整个三千营都憋了一口气。

    在得知要出征吐蕃本土时,战士们踊跃报名,那些无法适应高原环境的士兵都被替换下来。

    三千营一鼓作气地追杀了松赞干布三天,那三天里,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眼中只有前方逃窜的敌人。

    松赞干布为了逃命,不断地丢下人马,试图以此来减缓唐军的追击速度。

    那些被丢下的吐蕃士兵,明知一死。也要用命死死的拖住三千营的步伐,让他们的赞普可以多跑出去一段。

    哪怕他们用命也根本无法阻挡三千营前进的步伐。

    每一个倒下的吐蕃士兵,最后都成为了三千营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赞普,跑不掉了,我们投降吧。”

    禄东赞一脸悲愤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着泪花,那是无奈与痛苦交织的神情。

    他望着远方那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唐军,心中满是苦涩。

    松赞干布看了看自己的大相,看到了他眼中的绝望和哀求。

    他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禄东赞的肩,那动作中充满了无力感。

    “你儿子都死在他们手里了,难道真的能够向唐军投降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甘。

    禄东赞叹了口气,那口气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痛苦和无奈都吐出来。

    “要是此时不向大唐投降,那么吐蕃才是真的一点生机都没了。”

    “至少投降,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命,之后再借着大唐的鼻息,慢慢发展,以待天时!”

    “若是保不住命,也好让我吐蕃血脉遗留世间啊!否则,我们亡国灭种了。”

    听到禄东赞的话,松赞干布闭上了眼睛,沉默了许久。

    他仿佛看到了吐蕃曾经的辉煌,看到了那些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的子民。

    而如今,这一切都在战火中渐渐消逝。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声音在这寂静的高原上显得格外沉重。

    “那就投降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对命运无奈的妥协。

    ………

    “可惜,他的对手是李靖。”

    吐蕃全国投降的消息被三千营传到大军,顿时,整个军营都沸腾了。

    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震耳欲聋。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士兵们激动地呼喊着,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喜悦是对战争胜利的庆祝,是对死去兄弟的告慰,也是对大唐荣耀的自豪。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后终于迎来胜利的光芒。

    ……

    只有秦如召闷闷不乐。

    他独自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的心中满是对死去兄弟们的愧疚,那些熟悉的面孔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浮现,每一个笑容、每一次训练的场景都如同刀割般刺痛他的心。

    李靖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特地来找他谈心。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营帐,他看着秦如召,眼中充满了理解和关切。

    “如召啊,我知道,你们三千营死了很多兄弟,但你们同样也保住了松州城和益州城的百姓。”

    “若是真让那些吐蕃人入主了松州,这仗没有那么好打。”

    李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他试图安慰秦如召。

    秦如召看了李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大将军。难道那些吐蕃人侵略了我大唐领土,烧杀抢掠。”

    “现在,他们说不打了就不打了?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吐蕃人的愤恨,他无法接受就这样轻易地放过那些吐蕃人。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516/10873439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516/10873439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