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涧的家里人还真是关心他,这才过去多久,又托人给他送东西了。
林寒要是知道因为自己这个无心的举动反而让阿四记起自己,不知该作何感想。
因为林寒两次送的都是阿四平时喜欢吃但又舍不得买的东西,所以阿四对林寒好感暴增,与他说话的语气也变得十分友好。
阿四一方面觉得自己没出息,另一方面又觉得林寒这个人很好。
于是扭扭捏捏的说道:“我有名字的,我叫阿四,你以后可以直接叫我阿四。
谢谢你的糖葫芦,我一定会完好无损的把东西送到花涧手上的。”
话音刚落,阿四从林寒手上拿过糖葫芦,又伸出另一只手,表示让林寒把东西给他。
阿四态度的转变让林寒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不清楚为什么阿四突然对自己这么友好,不过他也懒得去想,反正对他没坏处就是了。
林寒看阿四就像看弟弟一样,于是笑意盈盈的说:“好,阿四,那就麻烦你了。”
说着林寒把手中的东西往阿四色的面前一递,阿四接过东西。
林寒一看阿四的样子,深觉他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没再多说废话,转身离开。
林寒走后,阿四把东西放好,准备等到吃午饭时再给花涧送去。
——分割线
陈夫子打算让花涧明年二月下场,他开的私塾一共有四个班,分别是甲、乙、丙、丁。
说是分成四个班其实每个班人数也不多,甲班一共才五个人,乙班有八个人,丙班有十个人。
丁班的人数最多,年龄也最小有十五个,都是些“垂髫”和“总角”。
花涧所在的班级就是甲班 ,是私塾中成绩最好的班级,在大隋参加科举考试需要五个人作保。
在大隋想要参加科举考试你不光要努力学习,专注自身,还要警惕与自己作保的其他四人。
若是一同作保的五人中有人出现作弊、代考等不正常情况,一旦被人发现,一同作保的五人将连带受罚。
好在花涧所在的甲班正好有五个人,大家一同求学多年,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在这方面倒也不用过多担心。
陈夫子打算让他们明年二月下场,大乾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史书、时务和诗赋。
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中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或是论述。1
县试的一部分是默写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这部分的分数最好拿,众人皆是苦学多年,四书五经已是背得滚瓜烂熟。
饶是如此,陈夫子仍然每天早上都让他们晨读半个时辰,说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为了加深记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
朗朗书声是私塾每日清晨必备的,读了半个时辰之后,陈夫子便开始教他们如何作诗,如何破题,写策论。
古代没有黑板,陈夫子口头告诉甲班的众人策论题目后,便让他们开始写。
题目是:洪灾古存亡之术,请问洪灾可为举,其害可为备乎!
(翻译:洪灾自古以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请问,面对洪灾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在洪灾来临前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加以防范?)
除了花涧,其他四人知道题目时皆是眼前一黑,不过花涧也没比他们好到哪去。
盖因原主就是因为家乡的洪灾才会来到杏花村,花涧也因此知道洪灾的危害有多大,故而了解了一番面对洪灾人们可以做什么。
不过杏花村到底不是发生洪灾的地方,花涧知道的并不多。
其他四人就更别说了,除了花涧来自乡下,他们全是桃源镇上的,家里条件不错,个个都是不事生产的大少爷。
知道题目后简直两眼抓瞎,完全不知道该写什么,花涧思索片刻,终于下笔。
答:洪灾前覆屋,修水屋,实保屋,备五谷以足。洪灾至远水,避水中行。洪祸后欲避食被水污谷,保饮安源。
(翻译:洪灾前检查房屋,修复漏水的屋顶,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准备好充足的粮食。
洪灾来临时尽量远离洪水,避免在洪水中行走。
洪灾过后要避免食用被洪水污染的粮食,
确保饮用安全的水源。)
由于花涧当时了解的并不多,只能写出几点,姜润泽几人就更不用说了,答案五花八门。
陈夫子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时间一到,陈夫子便喊了一声“时辰到,停。”
众人纷纷停笔,陈夫子一一查看,最先看到的是花涧的,陈夫子拿着花涧的答案看了一会儿。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816/10880823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1816/10880823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