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老奴几年没出宫,变华可真大。”
饭后休息的时候,若芳姑姑和白素素聊天,将镇上所见所闻说了,欣慰不已。
感觉自己都成了井底之蛙。
“咱们皇上真是一个好皇上,百姓之福啊!”
若芳姑姑是经历过三朝皇帝的人了。
纵然是当年老皇帝在位,也没有今日的盛况。
更不要说昏君那些年造的孽了。
连盛京街头随处都是乞丐。
流民四处流蹿,一般人都不敢随意出门。
今日在离盛京八十多里外的小镇上都看不到流民了。
“也有流民的,只是,官府现在要管了。”
白素素对此也很满意。
历朝历代都有流民存在。
有些是背井离乡找不到地方住;有些是因各种原因离家出走;有些则纯粹是犯了事儿想要躲灾难。
前些年,户籍制度的建立后,流民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
每一个地方的人看到流民都要管。
带回去问原因。
“背井离乡找不到地方安置的,愿意留在当地,当地官府划拨土地和宅子给他们住。房子和土地都要交捐税,满五年后就可以将户籍登记在当地,而且房子免费住了。”
“有地有房,有手有脚,这样确实不用一家子流浪了。”
“是的,只要勤劳都不会饿死了。就算种地出现了天灾,朝廷捐税也会进行减免或缓交。”
这个政策很好,怕怕背井离乡的人都定居下来了。
所以现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拖家带口流浪的人了。
如果有,一定是有情况。
比如为了躲避恶霸坏人;或者他的家人本身就犯了事想在逃避惩罚。
前者,可以替他伸冤,后者,则是自首为安。
否则,无论你去哪儿都不受欢迎的。
再说那种因为家庭原因离家出走流浪的人,也会根据情况安置。
愿意凭力气吃饭的,当地地方官府要挖水库修大路的时候就可以去做劳力,干一天活不仅管吃还有工钱可拿。
也可以自己寻一些差事来做。
若实在不愿意做事想要四处流浪的,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天,否则就送进收容所,强制遣返原籍。
“还别说,有些人在外面吃了不少的苦头,又碍于脸面不愿意回家,当听说当地官府要强制遣返的时候,给当差的人磕头谢恩的都有。”
回去他还可以硬着脖子称:“不是我想回来,是当地官府硬送我回来的。你们要是再说我,我还要走!”
“呵呵,这些大抵是年轻人吧,年轻气盛,才会一走了之。”
若芳姑姑微笑着问。
“姑姑,您真的料事如神。”
白素素仔细看过,在每年上报的流浪遣返人员当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十二到二十岁之间的年轻人。
和家人闹矛盾的十之八九都被宠坏了的主。
一个不如意就离家出走。
走出来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美。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当初离家出走带的银子要么花光了,要么被偷了。
曾经发逝不靠父母不靠家人也能出人头的地毛头小子,最后变成了流浪汉。
要不是官府收留,饿死都有可能。
“当他们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肩膀上的担子挑都挑不动,哪还敢撂挑子。”
白素素乐了,若芳姑姑真正是很睿智。
当然,流浪人群中,也有少部分的是孩子。
丐帮自古以来就有。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于丐帮。
收容所里,有不愿意去当乞丐的孩子更不愿意回原籍的。
很大一部分人是无家可归,父母双亲都亡故的。
“对这种孩子,当地官府会送去上学堂或学手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以后能维持生计娶一房媳妇,最好能养家糊口,安定下来。”
“朝廷真是考虑得很周到。”
说到这儿,白素素决定明天就去这个镇上看一下收容所的情况。
既然是出门查看,那就不是单一的看某一方面的。
都看看,多看看,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去收容所的原因也很好找。
就当是做慈善,捐赠一些米面粮油之类的。
第二日一早,白素素就让夜七各买了一百斤,和若芳姑姑紫菱一起去收容所探望。
“夫人里面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2267/10892078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2267/10892078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