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兄既无出仕刘荆州之意,为何前些日子刘皇叔再次寻访兄长,兄长仍不相见耶?莫非兄果然志在山林,劳作余生乎?”
在一旁净手的诸葛均显然听到了夫妻两人的对话,便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躬耕南阳只是他养望的一种手段罢了。
如果没有出仕的念头,为何和崔州平等为友时,评价他们的才能只能说郡守或者刺史呢。
他只不过是在等合适的时机和那个合适的人罢了。
不管之前经历的那一切究竟是不是梦,他的主公只能是那一个人。
只是如今时机未到罢了。
可是这却给了诸葛均误解,他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兄长既非志在山林,莫非欲往江东孙将军处?然大兄已然在彼,二兄何必又去?”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战乱频繁的时期,许多家族都会采取一种策略来确保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就是让家族中的成员分别投靠不同的势力或政权。而目的就在于:无论最终哪个势力胜出,家族都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
这种安排使得一众世家在乱世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其中一方失败,另一方仍能保住家族的荣耀。
诸葛均的意思很明确,既然大哥诸葛瑾已经在江东孙权那里效力,那么他们应该选择其他阵营,以分散风险。
然而,诸葛亮却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道:“孙仲谋年纪尚轻便执掌扬州,但却是其兄长所取,立足未稳。
此外,他性格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目前他之所以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他与江东世家达成妥协,共同分享权力。
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从长远来看,很难有所作为。”
若遇外敌入侵,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手上的权利,定会倾尽所有,凭借着地势险峻拼死抵抗,但要让这些世家大族出兵与孙家齐心协力开拓疆土,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这意味着孙权能力有限,性格使然,再加上世家的牵制,他只能偏居一方。
诸葛均更是一头雾水,对孙权那边已经失去兴趣:“难道二哥有意投向曹公吗?”
“曹公虽强,又能人尽其用,然其野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掘墓以资军用,制人干以为脯,每每血洗名城名士,屠杀无辜良民,如此残暴,怎能长久?
如今又采用屯田之政,却徙青州之众往豫州,豫州之众往冀州,冀州之众往青州,如此迁徙交换,只是为了防屯田之民逃窜。
虽资军用,又哪里是什么良策,只是压榨治下之民罢了,虽是明主,却非良臣,久必祸乱大汉朝廷,投之以绝汉之社稷乎?欲害民乎?”
“二兄欲保汉之社稷乎?”如果其他人说这话,诸葛均肯定觉得他是在吹牛,但二兄这样说,他就觉得很正常。
如果在这个时代,还有谁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话,那诸葛均肯定会投诸葛亮一票的。
“然今上为曹公所胁,如何得保?诸如其他宗亲如刘荆州、刘豫州者,二兄已拒…莫非、莫非二兄欲投益州?”
说罢,诸葛均还皱起了眉头。
谁都知道刘璋暗弱,虽拥益州天府之国,然南中多蛮夷,汉中又为张鲁所拒,如果诸葛亮真有这个想法的话,那真不是一个好的想法。
“呆子!”诸葛亮轻轻敲了一下诸葛均的脑袋。“你这孺子都知刘季玉其人,我岂不知。”
诸葛均虽然说起天下大势头头是道,但毕竟年龄太小,没有太深入地去思考,总是想到哪里便说到哪里,才有这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语。
“那弟就不明白了,二兄到底想要去为谁效力?”
“当然是刘皇叔了。”诸葛亮也不再隐瞒了,反正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自己的打算的。
“那刘皇叔只是依附姨夫暂驻新野,兵不满万,夫君为何却要投奔与他?”黄月英此刻却是皱起了眉头。很明显,对于丈夫的这个选择不是很满意。
诸葛亮看着妻子和弟弟,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解释道:“你们只看到了刘皇叔目前的困境,却忽略了他身上的潜力和魅力。”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继续说道:“刘皇叔以仁义闻名于天下,他的仁德之心能够吸引众多贤士的追随。
而且,他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这使得他成为一个有潜力的主公。
此外,他还得到了关羽、张飞等猛将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刘皇叔有着恢复汉室的决心,这一点与我的理念相符。”
黄月英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了丈夫的想法。
她明白,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够辅佐一位明主,而刘备正是这样一位符合他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5038/10976335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5038/10976335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