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军长大人下了命令,佟麟阁也不好再组织,当即便安排起了撤离的事情来。
北苑的兵力肯定是没有办法赶到南苑了,他们要想赶到南苑,必须突破3道倭寇的防线,这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西苑的兵力想要赶过来,倒是没有他们那么困难,不过也需要突破2道防线,兵力上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只有南苑的骑兵第9师和特务旅,是直接控制在佟麟阁手下的,随时可以撤离。
几个人摊开地图,仔细分析着该怎么安排29军的兄弟们。
刘能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讨论,突然出声建议道:“我说诸位,你们说咱们有没有可能再给倭寇来一个狠的呢?”
“再来一个狠的?”几个人听他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
佟麟阁问道:“你打算怎么来个狠的?”
刘能指着地图说道:“咱们29军军部撤下去的话,肯定是要往南的,之后再往西,原因我就不说了,你们都能明白。”
几个人点了点头。
的确,29军要想撤出去,肯定是要往南走的,不过京城的东南方就是津门,那里有倭寇的驻军,如果京城的倭寇发现了29军撤离的话,肯定会通知津门的倭寇出兵拦截,一旦被他们纠缠住的话,29军军部估计要九死一生了。
所以,如果29军想要安全撤离,就必须走一条倭寇很难追击的路,向南之后再向西,就是其中最安全的选择了。
京城南面是霸州和文安,这里没有任何人驻军,属于是华倭双方的缓冲地带,走这里的话,倭寇很难抓到29军军部的行踪。
而且文安县往西就是白洋淀,这里是一片北方难得一见的水网沼泽,可以很好地掩盖29军军部的行踪,这一大片沼泽地,只要29军军部往里面一躲,倭寇即便想找也找不到。
不过刘能却是用手指着白洋淀,意味深长地说道:“这里是白洋淀,里面有大片的芦苇丛,可以很好地掩盖住人类的行踪。”
宋哲元好像是想到了些什么,出声问道:“你的意思是?”
刘能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宋军长猜的没错。”
“我的建议是,下次倭寇进攻,咱们可以打狠一点,把小鬼子打疼,同时写上侮辱他们的标语展示给他们看,想办法引诱他们追击,然后咱们撤到白洋淀的时候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在白洋淀埋伏倒是可以,就是万一他们的兵力太多的话”宋哲元不禁犹豫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万一倭寇追击的兵力太多的话,那很容易没办法吃掉这些人。
刘能笑着回答道:“宋军长莫不是忘记了停在保定的中央军?”
宋哲元不禁一拍大腿,叫道:“对啊,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
这里就要提到一件事儿了。
七七事变刚发生的时候,校长担心29军没办法守住京津,还想顺便吞掉这支地方军阀,于是便派遣了几支军队北上支援。
宋哲元也看出了这一点,便出面阻止了第3军等前来支援的中央军入京。
他给出的理由是,京津地区的百姓都很苦,养不起中央军,当地又没有中央军的驻地,到时候要是抢了民房会对百姓造成困扰。
蒋校长也没强逼他,于是便命令曾万钟所统帅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停驻在了保定,没有继续前进。
反正在校长看来,宋哲元压根没有办法抵挡住倭寇的进攻,早晚是要逃出来的,到时候他们只能投靠占据了绝大部分华夏的校长,届时校长就可以慢慢拿捏他们了。
不过也是因为宋哲元的这种心理,导致29军必须独自面对气势汹汹的倭寇,还是倭寇的精锐师团。
即便29军有十万部众,但是也没办法抵挡住拥有飞机大炮优势的倭寇精锐师团,最终落的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就连张自忠都是逃进了外国使馆才侥幸活命。
但是和历史不同的是,宋哲元现在有了刘能这个外挂,于是便有了新的机会——他可以利用第3军来埋伏倭寇,说不定可以取得一个大捷。
即便没有办法取胜,至少还可以让曾万钟的第3军为自己断后,让29军逃出生天。
所以,宋哲元对于刘能的这个建议非常欣赏,立刻说道:“好,那就这么办。”
“咱们就去保定,汇合第3军,一起给倭寇一个狠的。”
秦德纯却是在一旁犹豫道:“如果第3军愿意的话,那肯定没问题,就怕曾万钟不愿意。”
“是啊,万一第3军不愿意配合咱们该怎么办?”佟麟阁也是在一旁问道。
曾万钟虽然是第3军军长,但他原来是跟着朱培德混的,也属于地方军阀,佟麟阁以己度人,担心他不愿意配合29军,也是非常正常的。
刘能在一旁笑道:“这个不必担心,曾万钟虽然属于滇系,但也是一位抗倭英雄,如果有机会重创倭寇的话,他是不会拒绝的。”
“万一他拒绝呢?”秦德纯继续追问道。
刘能笑笑,说道:“秦副军长不要忘了,国民革命军行动,是要上报军事委员会的。”
几人瞬间醒悟。
29军的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名义上是隶属于国府军事委员会的,有任何行动都需要上报军事委员会审批,牵涉到这种跨军联合,就更需要军事委员会来协调。
如今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是校长,此时的他毫无疑问是支持抗倭的,不然也不会派遣第3军北上支援。
所以,宋哲元等人只要将自己的计划上报校长知道,同时请校长大人协调第3军和他们29军的行动,校长肯定不会拒绝。
因为这样做的话,对校长来说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首先,校长已经发表了庐山讲话,明确了自己抗倭的意向,这时候同意他们的请求,也是在向全国人民表明自己的抗倭决心。
其次,29军和第3军联合行动,也表明了华夏各地的军事力量都是听从国府、听从国府军事委员会的,一方面校长可以借机整合华夏的兵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全世界表达他的权威。
再次,不管29军和第3军的结果如何,校长都不会遇到问题。
成了,是校长大人居中调节的功劳,输了,这一仗是宋哲元和曾万钟指挥的,校长大人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如果他们能够成功伏击到倭寇,给倭寇一个狠的,那对于国府和倭寇的后续谈判也有极其重要的筹码。
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校长大人都不会拒绝宋哲元他们的请求,甚至即便曾万钟不愿意,校长还有可能强令曾万钟出兵配合他们。
也就是说,只要宋哲元他们上报这个计划,校长有极大概率会答应。
宋哲元立刻命令道:“来人,给我起草一份电文,我要亲自向校长汇报此计划。”
参谋立刻拿起笔,刷刷刷写下了电文,交给宋哲元审核。
刘能在一旁伸着头偷看,看的时候却有些费劲,不禁问道:“这电文写的什么?”
佟麟阁笑着说道:“没什么,就是宋军长请求校长大人帮忙联络第3军,请他们提前去白洋淀埋伏,接应我军。”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6296/11011495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6296/11011495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