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亮,二丫就醒了。
她穿好衣服去了厨房,姐姐大丫正在烧火煮早饭,灶上热气腾腾,她掀开帘子走了进去,里面的暖流立刻包裹了她。
墙角的野菜坛子挨着柴火放得整整齐齐,她站在门口看着姐姐忙碌的背影,大丫看到二丫以后立刻招呼她过来洗漱。
“水刚烧热,快来漱口洗脸,天太冷了,先过来烤火。”
大丫拍掉手上的灰,将她推到火灶前,拿起葫芦水瓢掀开木盖往一旁的木盆舀了一瓢热水,又从旁边的水缸兑了小半瓢冰水。
二丫端着木盆放在架子上,拿起一个破碗舀水用木枝漱口,完了拿起葛巾开始洗脸。
她很喜欢将葛巾敷在脸上的感觉,那让她整颗心都感觉被暖意包围了。
“今日工坊不开工,李大娘说吃过早饭要去村口一趟,有事要说。”
“哦。”二丫有些开心,大丫是她的大姐姐,她出嫁的时候自己才三岁,去年荒年,大丫的丈夫被饿死,她在路上遇到了二丫,两人跟着逃荒的人来到了永新县。
在二丫眼里,大丫就是她的天,如果没有大丫,她早就饿死了。
大丫如今在纺织工坊里面做织工,这大半年也存了点钱,但两个女子想要撑起门楣,还差得很远。
吃完早饭,两人套上厚实的鞋子扎好裤腿才往外走,正月的热闹逐渐退却,村里恢复了平日里的忙碌,路边年前堆积的雪人还未完全化掉,二丫跟着姐姐大丫去了李大娘家。
县衙的差爷站在她身边,手中还拿着一卷纸,众人站在下方悄声说着话。
“差爷手里拿的什么?上面好像有字!”
“废话,那肯定是告示!说不定就是前阵子抓住的那个贼,敢偷摸来瞄咱们得工坊,大人定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你这消息都落伍了,那人说是从长安来的,又会武,大人将人留在新修的学舍了,说是那里有个校场让他打打杂,不至于饿死。”
“那也不能鬼鬼祟祟啊!”
“放心,大人肯定想着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好看着他有什么小动作,反正若是有人敢对工坊有什么想法,我张根生第一个饶不了他!”
等人来齐以后,李大娘清了清嗓子:“各位乡亲,这位是县衙的王二爷,今日召集众人前来就是为了一件事,请大家安静。”
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王二打开了卷着的纸念道:
“永新县的第一所学舍即将落成,县令大人和郭夫子将其起名为永新学舍。现在公布永新学舍第一期办学招生简章:
启蒙班,开设课程包括学习千字文、识字练字、初学四书;预计招生三百人,无基础要求,年龄在七岁到十三岁之间,每月束修为一百文。
初级班,开设四书、明经、明算等课程;预计招生一百人,需要有识文断字的基础,年龄在十二岁到十八岁之间,每月束修为二百文。
技能班”
听到学舍,众人的反应是惊喜,学舍就快落成了?他们终于有书读了?
大丫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一旁的二丫也露出期待的神色,可当她听到每个月都要收束修以后,脸上的笑容就淡了。
其实相比华阴的书院,永新学舍收费算是非常接地气了,只是在这个人力即为生产劳动力的时代,供一个人去读书,倾尽全家甚至全族之力也不为过。
哪怕学舍已经尽量压低了束修,但上不起学的家庭大有所在。因为上学也让家庭丧失了劳动力。
二丫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她已经十二岁了,再过一年就能跟着姐姐去工坊里做工了,或许再过不了几年,她就会嫁出去,到别人家里精打细算地讨生活。
差爷的声音还在念,二丫却已经不想再听了,或许不知道有这个机会,她便不会萌生出其他想法,姐姐拉住了她,大声说道:
“二丫!县令大人竟然说农户的子女去上学每月学费减半,而且还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你有书读了!你有书读了!”
这下子二丫猛地回神了,她眼里重新焕发出光芒,凝神去听每一个字,不愿错过。
台上的王二还在介绍县衙支持学舍的奖优金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奖励最优的人。比如练字,哪一位练的又快又好还持久,那当然是能拿奖优金。
二丫认真地听完了奖优金制度,没想到王二接着念到:“学在勤中求、艺在苦中练、德在俭中修,前方的路已经铺就,接下来如何走,走到哪,便看诸位少年了。”
李大娘在一旁笑得欣慰,等王二说完以后她便接着说道:
“这里的乡亲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在这里咱们就是小杨村的人,若不是陆县令和乡亲的接纳,咱们可能早就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更别谈吃饱后还有学习的机会了。”
“去年咱们将赚来的钱存进了共同的钱箱,春节时分家后还剩了点,如今村里的娃娃要去读书,有能力必须上,没有能力的可以来我这里登记,先欠着,等以后有出息了再还。”
“大娘这辈子没有进过学舍,未来是你们的天下,靠你们了。”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7635/1105326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7635/1105326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