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烈庙!
还真是乃公的后代!
在提及刘备的姓氏时,刘邦就已经有了猜测,只不过天幕的那些填词里,他只看到了这个刘备跟自己一样曾经做过游侠,然后喜欢结交豪强,并且生活比较困难,否则也不会到织席贩履的地步。
后面就遇到了关张二人,将其聚在自己麾下,对他们恩若兄弟寝则同榻。
这两人应该是两员猛将,很可能是那昭烈庙里的那两位塑像。
后面那句讨黄巾立功名,就是说自己的这个后人是靠讨黄巾积累功勋名望起家的,就像自己反秦一样。
而那关张二人,定是刘备讨黄巾的主力将领。
挞督邮亡天涯。
这个“督邮”应该是个官职,看样子还不是什么小官,至少在中等官职的位置上。
还可能是刘备的上司。
而自己的这个后人肯定因为什么事而做出鞭打上司的事情出来,不得已弃官而亡命天涯。
奔旧友仁政兼善下,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这里肯定是流亡时后投奔了自己的旧友,这个旧友因该是一个官,还是能跟朝廷说得上话的官,他定是为刘备洗了督邮的罪名,让刘备继续做官,只是这个官究竟多大就不知道了。
不过刘邦知道刘备继续当官之后,依旧在施仁政颇得民心,否则也不会有下面那句刺客不忍利刃相加。
这两句上下联动刘邦就能猜出整个过程。
刘备因为一些施政问题得罪了当地的一些既得利益者,然后有人就派刺客刺杀他,可刺客是仁义之人就动了恻隐之心,甚至有可能自我吐露身份,或者说他肯定自己吐露身份,否则也不会记载在史书上。
刘备既然做了皇帝,那他的过往史官自然要去翻阅以及填补史书的空白。
刺客这件事也就被记录了进来。
救徐州不计兵多寡,众望归心托信义弘雅。
这个救徐州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徐州受到围攻向刘备求救,而刘备手上没有多少兵却依旧去救,才有了这句救徐州不计兵多寡。
只不过那时候的徐州是谁在镇守,又是谁在攻打徐州,刘邦没有在歌词里找到也就暂时略过。
后面那句“众望归心托信义弘雅”刘邦想了想,文化不太好的他只能想到刘备是众望所归然后有人将什么东西托付于他。
温侯投诚接纳,引狼入室终致散家。
这个温侯一听就是一名侯爵,他来投靠刘备然后刘备接纳了他,最后这个侯爵居心不良恩将仇报,最终导致引狼入室甚至很有可能在乱军中导致家人失散。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当时有多大势力,竟能让一名侯爵来投奔?
不过若是结合下面那句刘邦就有头绪了。
围下邳擒虓虎,白门楼忆往事未遐。
白门楼什么的先不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邳这个地方。
下邳处于徐州地界,而前面刘备又出兵救徐州,然后又有那句众望归心托信义弘雅。
那么事情想必是这样。
刘备出兵救了徐州为其解围退了强敌,可徐州的主事人却害怕强敌再来,而刘备又非徐州本地官员肯定要离开的,所以思来想去他决定将徐州让给刘备,这样就能保证徐州安全,又能保护自己的族人。
这是刘邦将自己代入那名徐州主事之人的视角去思考,他想来想去也只有这种可能。
实在是信息太少他也只能想到这些。
不过刘邦有预感,自己猜测的跟事实估计八九不离十。
至于为何那徐州主事之人可以不去管朝廷而自行将徐州交于外人,这里刘邦已经猜出来,肯定是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天下的管控,就像周天子那样管不了诸侯国的厮杀。
既然管不了,那么徐州就相当于独立王国。
刘备拿到徐州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基业,接下来就是发展壮大实力。
可结合后面的歌词,他还是没有保住徐州,被那温侯给窃取了。
然后刘备就反手围了下邳,那句擒虓虎中的虓虎想必就是指那位温侯了。
刘邦知道刘备这次是报仇了,只不过他是一个人报仇的还是请了别人帮忙就不怎么清楚。
不过按照刘邦的预感以及后面的歌词,刘备这次围攻下邳肯定不止他一股势力,天下大乱的话周围那些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刘备再夺徐州?
刘备肯定是找人帮忙,这也符合接下来的歌词。
纵论英雄天下,失箸托惊雷炸。
是谁在跟他论天下英雄,为何会掉落箸还将事情拖于那突然响起的惊雷?
刘邦再一次代入了刘备的角色。
想着如果项羽跟自己吃饭,吃着吃着突然说自己是英雄,那自己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9496/11098824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19496/11098824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