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手机版同步阅读,请访问网址m.dnyx.org
翻页 夜间
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 第100章 乌氏
    李佰阳笑着受了,才问他何事来的府衙。

    徐文俊将三锭纺车之事说了出来,李佰阳又是一番夸赞不绝。

    约好了下次去李府吃饭的时间,徐文俊就走了,今天已经时间不够,还要去见见乌家人。

    乌家在庭州城经营这些年,自然也住在城东,离着府衙不是太远。

    徐文俊带着猴子敲响了乌府的大门,报上独孤公的名号。

    仆人马上将两人引进正堂就坐奉茶,速速去禀报家主了。

    现在这个时代可没几人敢打着县公的名字招摇撞骗。

    今日徐文俊拜访了三家府上,若说独孤公府上给人感觉是古朴书香,底蕴十足,这乌府便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无一处不显露主人家的富有。

    外面一阵鸡飞狗跳,徐文俊就见到曾经在绸缎庄见过一次的衣着华贵之人匆匆走了进来。

    乌氏家主第一眼见到正堂之中一位俊朗少年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后面也站着一少年,不敢怠慢,忙恭敬说道。

    “敢问这位公子是独孤公的什么人?在下乌启明也好称呼。”

    徐文俊并没有站起来,而是浅笑说道。

    “乌伯父,您先请坐,有事和您说说。”

    乌启明立马坐在了徐文俊下首,毕恭毕敬的打算听他说话。

    这时乌家少女也走了进来,一看面前这少年正是去年灵台寺帮自己见到独孤公之人,也立马上前拜见。

    “见过公子,去年你帮了奴家,后面想感谢却是没遇到公子,乌倩今日有幸再见到公子,还请给个机会,让我乌氏好好感谢公子。”

    乌启明这时候也知道了原来这就是女儿提过的帮他见到独孤公之人,心里的期望顿时又高了一分。

    徐文俊却开起了玩笑。

    “我听独孤公说你父亲可不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啊,骗了我你不怕我今日是来找你麻烦吗?”

    乌倩俏脸一红,再度弯腰。

    “奴家实在是情势所迫,毫无办法了,听闻惠灵法师在灵台寺祈福,奴家便想去求菩萨保佑,却不想独孤公刚好在灵台寺,才行此下策,公子若是想惩罚奴家,奴家认罚。”

    徐文俊肯定不是想惩罚她,说道。

    “罢了,此事不提了。”

    乌倩坐下,问道。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今日莅临寒舍有何吩咐?”

    徐文俊回答。

    “尊姓不敢当,姓徐名文俊。你详细与我说说你家现在的情况如何。”

    乌倩听他主动问起,心中升起希望,忙将所有情况一一告知。

    六年前,郡王萧衍来到庭州城,其门下管事屈有才没多久便称离开了郡王府,自立门户做起了布匹生意。

    一般来说有新人入行当来分一杯羹,自然会引起这个行业内大家的打压,但这屈有才不同,说是离开了郡王府,却光明正大在庭州做起了生意,谁敢惹他?

    庭州城当时有四家比较大的布商,乌家便是其中实力最雄厚的一家,四家布商各自做着自己的生意,有遇到和屈有才生意冲突的时候,大家都有些避让的意思。

    屈有才的生意做的不显山不露水,一切都相安无事,直到一年之后,突然有消息屈有才将其中一家布商王家收购了。

    通过一番打听,才知道屈有才用了些手段,最后郡王府的侍卫都到场了,将王家产业强行收购,偌大一个布商如今沦为专门养蚕种桑的小地主。

    一时间风声鹤唳,剩下的三家布商如乌云罩顶。

    很快第二家胡家也收到了屈有才想收购他家生意的消息,门店外长期有人守候,外地来进布匹丝绸的客户也收到警告,生意一落千丈。

    这胡家也硬气,拖了两年时间,反正家大业大,经得起亏损,别的产业也在赚钱。

    直到布匹仓库的一场大火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胡家顶不住了还是将生意,纺织厂全部转让给了屈有才。

    第三家是何家,同样屈有才找上了门,何家后台比较硬,京城有关系,一番操作下来才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

    何家干脆做好布局,将布匹生意慢慢挪到外地,而江南府的生意爽快的转给了屈有才,算是三家里面损失最小的一个。

    眼看着就剩最后一家乌家了,乌启明整日提心吊胆,乌倩还有一个兄长考取了功名在一小县做县丞,遇到这样的事也毫无办法。

    屈有才上门直截了当的说,乌氏名下布匹生意的产业以一半的价格收购,乌氏怎会轻易就范。

    乌启明想过学何家转移去外地,可没后台,尝试过了去别的府城站不住脚。

    乌家发展起来也没多少年,产业都在纺织业,也没别的门路,现在只能硬扛着,同时看有没有别的门路可以做。

    徐文俊全部了解后心里也做出了打算,直截了当的问道。

    “若是我能帮你解决这次危机,你们乌家能付出什么?”

    父女俩对视一眼,乌启明说道。

    “若是独孤公能出面化解此次危机,我乌氏愿意每年拿出两成利润。”

    徐文俊不置可否,继续说道。

    “独孤公自然会出面,而且府衙也会出面保驾护航,以后你们都不会为这种事担心。”

    父女俩心头一喜,真是独孤公和府衙都能出面肯定能抗衡郡王府,眼前这少年居然有此能耐。

    乌启明立马说道。

    “府衙也能出面自然要加一点,三成!”

    这钱出的心甘情愿,虽然三成有点多,但度过此次危机,后面站的是独孤公和府衙,只会赚钱更多,如今江南府的纺织市场经过屈有才这么一搞,竞争对手也少了。

    徐文俊再次拿出筹码。

    “我手上有纺车能够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能保证乌家是第一个用上。”

    乌氏父女有些意外,对方居然懂纺车,还改良了纺车,详细问起来。

    徐文俊也不需要隐瞒,这纺车没多久就会现世,给两人详细介绍了三锭纺车。

    父女俩听完心里高兴,换做以前肯定是花大价钱也要拿下三锭纺车,但此时心思却没在这上面,成本多与少无需太过在意。

    换了纺车节约的成本也不值得拿太多利润去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