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
    “喏。”

    大人的批语在自己意料之中,只是那些商贾闹腾的势头的确不小,尤其还是巴郡,那里以巴氏清为中心,可是汇聚不小商贾群体。

    整个巴蜀两郡牵连甚多,政事堂可以落下策略,若有大人的支撑更好了,不然,许多策略推行下去,也会受到阻碍的。

    秦法在四郡之地的深入程度,还是不若关中。

    “此事也由你们政事堂拿主意,以政事堂的名义下发。”

    “本侯想要看看谁想要拦阻。”

    周清单手在怀中弄玉的身上轻轻划动,治大国若烹小鲜,道理虽不假,然…真要烹饪起来,还真有不小的困难。

    数息之后,手掌停留在弄玉那纤细如柳的腰肢上,语出,平静中带着一丝别样深意。

    “以政事堂的名义?”

    白芊红精致的神容上,微微诧异之色忽闪,美眸掠过浅紫色的玄光,落在上首,不由的,面上又是浮现一丝红晕。

    “大人是…要震慑那些人?”

    看着大人伸手将弄玉腰腹间的一条玉带拉起,其内的膺衣隐隐可显,连忙微微垂首,于大人语中之意似乎明悟。

    是了。

    对于那些商贾群体,大人自是无惧的。

    这个时候…也是将那些人整顿的时刻,真要在这等关头有出头鸟,也正是大人期待的,若言那些人有什么不满之举动。

    秦国在四郡的陈兵不是虚妄。

    “看看是谁先露头吧。”

    又是一语落,上首条案后,柔和馥郁的紫韵玄光扩散,笼罩两道纠缠的身影,徐徐消失不见,独留下偏厅内的缭绕之音。

    “郑国,见过武真侯!”

    年岁才四十有余,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可在郑国的身上,已然彰显些许老态,但…其神容姿态上,仍显旺盛之意。

    身披红色锦袍,束发高山冠,灰黑的发丝中隐现一丝白皙,体态清瘦,眉宇间,有着属于儒生的一缕清雅,也有着属于水家的一丝精炼。

    “哈哈哈,大田令无需多礼!”

    不过五七日,从咸阳而出的一行车马,直入南郡江陵之城,出现在总督府前,大田令郑国居首领队,侧后各大行署调遣之人。

    大田令之职!

    在秦国之内,不属于九卿!

    在郑国身上,其人所在大田令却丝毫不逊色九卿,举国大战郑国渠后,王兄本想要令郑国掌九卿之一治粟内史,。

    可惜,郑国没有接受,仅仅接下大田令一职,虽如此,在国府之内,仍为一个特殊的人,论地位,更超越治粟内史。

    是故,现今的国府之内,治粟内史不过赢秦宗族的老者担任,虽有权柄,不为大用,一切诸般,取决于郑国。

    郑国虽不欲如此,奈何国府上下无人敢当治粟内史之职位,也只有到如今地步了。

    数年来,关中各地,都有郑国的足迹,诸般水利的修建,诸般河流的改道,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如果说王翦率兵东出天下是为恢宏大势,则郑国在后方所为,功劳丝毫不弱,从其近年来官职不显,爵位升隆可见。

    “大田令这个时候前来这里,于四郡之地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半柱香之后,正厅之内,周清居于上首,郑国居于下首右侧首位,政事堂五人随同,条案陈列,彼此宴饮欢悦。

    郑国的到来,于周清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驰道、直道、要道的修建,自然很简单,遇水搭桥,遇山开山便可,然…河流水利的打造,非真正专业人士不可行之。

    诸夏之内,郑国无疑是其中最为顶尖之人。

    “武真侯过誉了,相较之武真侯挥洒笔墨于四郡要地,郑国不过小打小闹罢了。”

    “原本在郑国的所谋中,秦国各处的水利休整都在逐步推进,先行关中,而后随着上将军东出步伐,对韩国之地、赵国之地一一休整。”

    “使之快速的安稳下来,不外,有着中央学宫存在,数年来水家也培养不少专人前往,倒是令郑国有机会前来四郡。”

    郑国拱手一笑,于面前的武真侯,也是极为佩服的。

    年岁不大,一身功劳非自己所能及。

    数次救大王为危难之中就不说了,举国大战郑国渠的时候,非武真侯出言献策,郑国渠的修建怕是要延后一两年才可以功成。

    而偏偏那个时候,秦国举国上下干旱无比,诸夏各地也是如此,果然郑国渠的修建继续延后,对于秦国的内外局势来说,当为恶劣。

    武真侯一言,省却数年之功,足堪大能。

    其后无论是文韬整治陇西,还是武略征伐韩赵,都彰显大王的重视,都彰显武真侯的才学,秦廷上下无人有意义。

    如果有异议,你若是也能够做到武真侯那般,大王想来也不会有异议!

    可…在郑国看来,武真侯对于秦国最大的功劳,更是当属护国学宫与中央学宫,学宫之属不是诸夏先例。

    两百年前,魏国有西河学宫,从其内走出的一位位大才,令的魏国瞬间成为诸国霸主,齐国有稷下学宫,令齐国恢弘一时。

    然…无论是西河学宫,还是稷下学宫,都未能够坚持下来,西河学宫寥寥数十年,稷下学宫如今只剩下养士之名。

    而秦国法家务实,不理会那些虚名,两大学宫更是由武真侯亲自督造,护国学宫无需多言,近年来的东出战场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将晋升由学宫出身占据。

    接下来这个比重还会加重,大王直接掌控护国学宫,于大王来说,护国学宫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军将的晋升亦是需要从护国学宫一游,更是由专人把关。

    涉及前后将军以及上将军之属,更为如此,大王也能够了解更为通透。

    中央学宫则是百家施展所学之地,水家不是法家的打击所在,故而如鱼得水,数年来,培养的水家人才超过一百位,实在是水家大兴啊!

    郑国无比欢喜!

    那些人接下来会随着秦国东出的步伐,出现在诸夏各地,对各地的水流进行整改,修筑水利,改善田亩,稳固大秦根基。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89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0517/149289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