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把这东西搞到手的?”
罗同一脸不可置信,眼睛可不会欺骗自己,分明就是吐蕃的粉盐!
“不是我要搞的,是别人自己送上门来的。”
“这是芒康哦不,玛儿墩运来的?”
芒康梁川知道,玛儿墩是哪里梁川便不晓得了!
梁川只当这年代交通信息不便,最宁又处大理的东南最边角,罗同这人应该不识得这粉盐,谁料他一开口竟然将这盐的来历脱出,这也让他有些意外。
“你知道?”
罗同当然得知道,他是一个商人,商人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连货都不识得,出门岂不是睁眼瞎?
再说了卖盐是他的老本行,好比跟卖猪肉的争是腿肉还是五花,那不是上门找骂?
“你是看不起我还是怎么滴,我好歹也是贩盐的,虽然买卖做的不大,总比外面大部分的人吃过的米还要多,要连这些见识都没有,说出去会让人笑!”
两人哈哈大笑道:“那我收回这句话!”
有生意做,罗同的心就放了下来,掏出烟袋准备给梁川啜几下。
虽然这样的行为诚意满满,毕竟烟丝的价格摆在那里,有钱人都不舍得多抽,抽多了还会上瘾,到时候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市面上的烟丝已经不多了!
梁川担心的却是卫生问题,罗同不知道亲密接触了这烟枪多少次,一来就送到自己嘴边,着实让他有些惊吓!
换源app】
“你这人,给你好东西都不懂得享受,等你到了我这年纪,你就知道什么是宝了!”
罗同嗒吧了几口烟枪,然后开始说道:“这些天说来也奇怪,好好的鸭蛋给涨了不少钱,搞得买盐去浸咸鸭蛋的人都少了许多!”
梁川呆了一下,问道:“怎么回事?”
“秀山那边有人开始大量地收购鸭蛋,这玩意哪里能多吃,吃出病都会,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人见鸭蛋就收,量很大!”
梁川心里偷着笑,这些货郎的消息很灵通,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手段,连罗同都打听到了鸭蛋涨价,就是他让白云山吩咐村里面的妇女到处去收的鸭蛋!
他要做松花蛋,需要大量的蛋,今年准备靠着这些鸭蛋让白家村赚一波!
白云山可是动员了他们白家村所有妇女,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拿了出来,就是打算压一注大的,开赢就了赚了!
“几个蛋罢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不懂,南边打得已经非常凶,现在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想靠这次赚点快钱,这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要是抓住了,几辈子的钱也能赚出来了!”
打起仗来什么东西都是价格飞升,最基本的粮食都是平时的好几倍,更不要提其他不易获得的生活物品。
打仗的时候人人自危,命都保不住了,谁还能心情去赚钱,所有的生产几乎就停滞了!这才是物价飞涨的根本原因。
罗同说得眉飞色舞,但是看着神情梁川都能感觉得出来,他的意兴并不高,显是没有什么兴趣。
梁川也是直接,打趣道:“那你不准备再赚一波?”
“我这辈子钱赚够了,那地方多乱,再去拼命不值得!”
罗同没有告诉梁川,他也想赚,只是他在等待天时,此时还不是出手的时候!人一辈子除非是到了挂到墙上的那一刻,或是摆在桌子上没有人会对赚钱停止激情!
“原来是这样,既然你不缺钱,你清高,咱不是一路人,我也不打扰了,告辞!”
罗同连忙挡住梁川,把他按到桌子上,又给他上了一壶茶。
这茶的叶子很大,他挖了一小块塞到铁壶当中,直接放到火盆上面慢慢熬煮了起来。
不多时,茶香就飘了出来。
黄褐色的茶汤很浓郁,里面还有许多的茶渣,说是茶更像是汤,里面还有许多的佐料,比起后世,这些人喝茶可是粗犷得多,跟喝水没有区别!
“普洱茶?”
虽然加杂着姜味儿,梁川还是喝出了那浓郁的普洱味,很醇厚。
“普洱茶?这我没听说过,你们广南管这茶叫普洱茶?这是步日茶,我们大理这里也就这种茶,你还想喝建茶龙井不成?”
罗同那里有一批当年孙厚朴运来的长坑茶,那滋味尝过之后到现在他都久久不能忘,听说是从建州移到长坑的老茶树,建州茶当朝贡品,前朝的真宗皇帝最是喜欢,民间都没多少人有口福喝到,更不要说他们这大理,长坑的茶砖他尝过,滋味也是悠远,一看就不是便宜的东西。
普洱茶怎么说呢,这年头还不叫普洱茶,叫步日茶!
威楚府南方的步日部,属于三十六蛮部之一,他们不善于打仗,也没有畜牲羊牛产业,但是他们却有得天独厚的水土。这里的茶树人们惊奇地发现经过糅制之后竟然也跟大宋的茶叶一样,能解腻通肠,饮用的时候跟宋人点茶法一样,都喜欢加入姜蒜等材料,这年头大家拿茶可不是当饮料,而是当成救命的药材!
不过当年普洱价格可不高,市场认可度也低,一开始只有吐蕃人没办法,只能接受大理的步日茶,大宋没人喝这玩意。转机直到七百后年清朝,喝步日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市场也开始打开。到一千年后,普洱茶好的已经是天价。
罗同手头好的长坑茶舍不得拿出来招待,他自己都舍不得喝!
“这盐从哪里来的?”罗同说完就收回了这句话,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去过芒康?”
“你也知道这盐是芒康出产的?”
“当然,全天下只有芒康一地出产粉盐,其他的地方的要么是黄盐,要么是青盐,哪里有粉色的盐!”
“看来是真的没错!”
罗同见梁川不肯讲,有些着急。
“这种盐吐蕃人自己不喜欢,在他们看来,白才是最好最神圣的,就像他们的哈答一样,在他们芒康,澜沧江从中间穿过,分为东岸跟西岸,整块盐田只有一千步长短,说起来也并不大。”
罗同就像一个百事通,述说着这粉盐的来历。
“粉盐又叫桃花盐,虽然是出产自芒康,但是只在芒康的西岸有产出,对了玛儿墩就是芒康,不过是吐蕃语的叫法不同罢了,同样的卤水东岸煮出来的却是白盐!当地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芒康的盐井盐田已经采了一千多年的盐。在吐蕃这个地方可不是一个小地方,非常有名,吐蕃最早的一位王,萨格尔大王为了这些盐井还发动过战争!”
“红盐的产量比白盐要高,但是价格反而比白盐低,就因为吐蕃人都吃芒康的盐,白盐口感会更淡一点,红盐许多都是喂牲畜的!他们更喜欢价格高的白盐,当地还有一句老话叫白盐百年寿,红盐瘦百年年凶!不过吐蕃人把盐卖出来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喜欢的粉盐在宋人还有大理人眼中却是珍宝一样的存在,能吃到就是地位的像征,你知道的,这年头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7063/341473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87063/3414730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