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之间霸权的交接,曾经被不少人奉为世界史上一个罕见的特例,认为它为后世大国之间和平解决此消彼长所带来的“修昔底德陷阱”提供范式。然而,当我们透过两国盟友表象去追究这场交替的实质,却发现两者交替依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19世纪德国的首相俾斯麦曾经有言:“英美两国之间特殊的历史渊源,可能将成为未来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历程,证明了这位铁血宰相的先见之明。在一般人看来,美国人在这两次战争尤其是二战中对英国的帮助——从最初的给枪给钱,到后来亲自上阵,的确够义气。不过,对于美国盟友的这番“义举”,很多英国人并不领情。套用丘吉尔的话说,他的美国朋友在二战中“不放弃任何一次肢解大英帝国的机会”。
那么,看似为盟友两肋插刀的美国,到底是怎样把刀插在盟友肋骨上,并最终借此从英国手中接下世界霸权的接力棒的呢
首次“上位”没成功
纵览世界各大国的兴衰史,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所有最初的霸权挑战者都没能成为日后的全球领袖,而处于次强地位的大国却大受其惠而登上了霸主之位。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德比之争,便宜了荷兰、英国等一票后起之秀。坐山观虎斗者总是笑到最后,英国在17世纪渐露霸相之后,一直致力于挑动欧洲各霸主之间互斗,自己则从中渔利,可谓是运用这一历史规律的行家。
然而,时至20世纪,英国人却悲哀地发现这套规律被用在了自己身上——为了制衡另一近在咫尺的挑战者德国,英国不得不在美洲实行战略收缩,而原本已经在工业实力上超过英国的美国趁机填补了其权力真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这个过程。大战过后,英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美国从英国的债务国上升为债权国。一战时,英国的债务累计达1285亿英镑,主要来自美国,而同时英国还借给盟国约1419亿英镑。
但是,俄国革命爆发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拒绝偿还以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欠下的债务,但美国却要求英国全额偿还债务。过惯了不差钱日子的英国可是被急坏了。
身为债主的美国觉得抢班夺权的时机终于来了。于是在分配战后利益的巴黎和会上,“贸易自由”和“民族自决”成为了美国总统威尔逊极力挥舞的两杆大旗。这些主张表面上看是理想主义,但实则却都是冲着英国去的。因为身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帝国,贸易自由将消解英国商品在各殖民地“本土作战”的优势,至于民族自决,则干脆是想将英帝国肢解。
手握金融财权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按说美国人的计划本是万全之策。不过,两次世界大战间期英美博弈的最终结果,却证明了“姜还是老的辣”。在表面上逢迎美国人的同时,英国为维护其霸权及时实行了一系列应对之策,其中最见成效的杀手锏就是曾被罗斯福诟病为“旧时代古董”的“帝国特惠制”,该制度要求英国下属的各殖民地以英镑作为贸易的基准货币,帝国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低关税的自由贸易,对外则征收高达30以上的高关税。
此政策一出,可是坑苦了美国,到192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占了当时世界总量的48,此时整个世界市场骤然向其关闭,美国经济顿时陷入失速的危机。到二战爆发前的1937年,英国已有重新扳回一局的架势,当年英国的工业产量与1932年相比提高了50,工人的平均实际工资上涨20,工作时间减少10。整个三十年代甚至被英国人称为“黄金时代”,而美国此时仍然深陷大萧条之中苦苦挣扎。美国在两次大战间期对英国的“抢班夺权”,似乎已经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岛屿换军舰”
然而,英美之间的斗法,却引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后果——英国率先倡导“帝国特惠制度”宣告了世界原有全球金融秩序的解体,德日等既缺原材料又找不到市场的国家加速走向法西斯化。二战的爆发,打断了英国恢复元气的黄金时代,英国不得不被重新拖入战争的泥潭。
由于两次大战间期英美之间那段暗战的历史,美国对于英国的落难,最初表现出了出奇冷漠。当纳粹的兵锋直指英伦三岛,英国本土面临沦陷时,罗斯福政府曾经一度确信英国将在战争中失败,并决定不出手相帮。他曾经通过加拿大给丘吉尔带话,希望英国海军在本土沦陷后“10去南非,20去印度,20去加拿大,50去新加坡”。这一提案的背景是英国曾计划德国万一在本土登陆,将移师加拿大继续抗击纳粹。罗斯福却“建议”英国将主要兵力龟缩到印度洋,这显然是在委婉地警告英国人不要把战火烧到美洲,从而破坏美国此时所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
事实上,除了外交警告,美国人甚至还准备过更狠的“后招”。早在二战之前,美国就曾秘密制定了“彩虹”系列计划,该计划认为一旦开战,且英、法、荷战败,美国就要毫不客气地接收这些国家在西半球南纬10度以北的殖民地岛屿和港口、基地,“以保证西半球不受纳粹的威胁”。
在认识到英国早晚要丧失西半球大多数殖民地后,英国最终做出了一个最精明也最无奈的选择。1940年,罗斯福派出私人特使多诺万上校前往英国,这位上校则带回了英国政府的一个口头承诺——如果美国愿意将其海军中闲置的旧型号驱逐舰提供给英国使用,英国愿意将西半球北部岛屿及基地转让给美国。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岛屿换军舰”协议。获知此消息的美国人欣喜若狂,在几经讨价还价之后,8月13日,罗斯福致电丘吉尔,同意拿出50艘驱逐舰和其他一些装备,从英国手中“租借”纽芬兰、巴哈马、牙买加、圣卢西亚、特立尼达等英国在西半球北部的大部分岛屿。
“岛屿换军舰”协议的潜台词殊堪玩味。表面上看,丘吉尔为了美国的50条“破船”,不惜让渡西半球的大部分岛屿,是不折不扣的“亏本买卖”,但从深层次看来,该协议实则是英美之间在二战前期所达成的一次重大妥协,英国通过这种方式将其势力彻底而体面地撤出西半球,默认了美国主张一百多年的“门罗主义”政策。而美国人则相应地愿意在二战中对英国持以同情的态度。有趣的是,这层意思丘吉尔在其向国民做出解释时其实早已明言了,他宣布,其实英国只用了巴哈马、牙买加等6个岛去交换美国的驱逐舰,而其他岛屿则是“赠借给好朋友美国的礼品”,以感谢美国的慨然相助——大英帝国是在用西半球的霸权卖美国的人情。
痛宰盟友没商量
如果说英美之间对于西半球霸权的交接,还是英国在无奈之中主动做出的选择的话,接下来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则无异于一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痛宰。
一战后挑战英国未成的教训,让美国认识到想要在经济上挑战英国的霸权,不仅要在量上对其完成超越,更要侵蚀其优质资产。因此,当1941年美国通过旨在向英法等国参战国供应武器装备的《租借法案》时,特意为英国“量身定制”了一个附加条款:“英国在获得美国的援助之前,必须出售所有在美国有价值的企业。”此规定意味着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贱卖大量的在美优质产业。当英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时,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国政府却认为这种牺牲是必需的。”
当年1月,美国财长摩根索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证实说:“为了筹款偿付过去的订货———他们(英国政府)已同意在以后12个月内把英国公民在美国拥有的美元财产、不动产和证券全部售出。”
通过貌似慷慨的《租借法案》,美国在经济上完成了对英国敲骨吸髓的压榨。
剥削英国的实际经济利益,还不能满足美国的胃口,美国人更想要瓦解英国自一战之后赖以与美国抗衡的“帝国特惠制”系统。这项工作是从美国开始考虑亲自参战时开始的,最终也以美方的完胜告终——1941年8月,英美签订《大西洋宪章》,宪章第三条规定“他们(英美)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第七条则说:“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谁都不难看出,这两个条款正是美国在一战后提出的“民族自决”和“贸易自由”两项原则的翻版,这些条款曾经被英国极力反对过。
条约已签订,说干就干的美国人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在贸易方面,越过贸易壁垒的美国商品在全球排挤英货,战争结束时,英国商船总吨位由名列世界第一降至美国的三分之一。而美国商品输出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37年的128上升到1947年的324,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输出国。
在政治上,为了让英国永远丧失再搞“帝国特惠制”的希望,美国以民族自决为旗号坚定地开始执行对英帝国肢解工作。对于《大西洋宪章》中民族自决的条款,丘吉尔事后曾试图将其解释为仅适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30/10752804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30/10752804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