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19章 回京
    1

    文书下发后,六百里加急,两天就送到了河北。

    李政看到调自己回京的文书,心中不甘,又无可奈何,在他看来,还是那首童谣起了作用,只得感叹道:“即使是父子,也逃不开相互猜疑啊。”

    赵可成也是一阵叹息,不免有些唇亡齿寒的悲伤,他知道,李政一走,自己留在河北,迟早要被这些人秋后算账。官场嘛,无非就是你强我弱,你退我进。

    李政看着赵可成,又看着手上的百衲衣,心里不知道何等酸楚:“我把你先调走吧,总好过他们找你算账,你先去荆州住上一阵子,毕竟我在荆州待了三年,荆州大都督武士约与我深交匪浅。在他手下做个佐官,养养身子,等我回了京,如果有机会,我就调你入京。”

    赵可成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却又背过身去,以衣袖遮掩,不愿意让李政看到,在他看来,这一局终究是他们败了。朝廷十万火急召回一方黜陟使,任谁也知道往后的路是如何,而自己定然免不了遭受牵连。

    看着赵可成的模样,李政也是一阵自责,他只顾着向前走,却忘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是我对不起你。”

    赵可成道:“殿下切莫如此言语,是下官无能,若是早些觉察,也不至于让那首童谣遍布河北。是我害了殿下。”

    千言万语,只得一声叹息,随风而去。人道是,树倒猢狲散。李政风风火火在河北的两个月,风光时,无人敢惹,如今,只等李政一走,所有帮助过李政的人,恐怕都要遭到一番清算。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故而,在官场里,站队是一门学问。

    戴胄轻轻走了进来:“殿下,车马备好了,该回京了。”

    李政随着戴胄走了出去,清秋时节好风景,此刻却徒添了些伤悲,李政感慨道:“若是我早听戴公所言,来时见一见皇后,恐怕不至于此啊。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戴胄道:“楚王平定河北四十余州大水,万民称赞,若听了臣言,明哲保身,也必然不得民心,有些事,非人算可得周全,得失得失,有得必失,得民心,失官位,自古圣贤,尽取其道,楚王又何必徒增伤悲?如今清秋快马,朗朗乾坤,楚王应该感到欣喜才是。”

    李政一声叹息后道:“我甘愿被免,可却不甘河北之事不得善终。”

    戴胄道:“日中则移,月盈则亏。世间安得久圆时?河北的事,已经过去了。殿下该朝前看,还有好些事儿等着殿下去做呢。”

    李政终于是无奈的笑了笑:“戴公真是一剂良药,可医我心。”

    2

    壬戌,楚王政迫于群臣压力,受诏回京述职,回京时,仍然保留河北道黜陟使。戴胄持节抚慰河北。同月,尚书左仆射李靖,巡查北防。以张士贵为龚州道行军总管,使击反獠。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去世,弥留之际,与房玄龄诀别:所恨不获再奉圣颜!

    追赠工部尚书、谥号:敬。当年李世民亲临渭河,身后六骑,周绍范在列。

    同月,刘洎平定河南水患还京,因功升任门下省给事中。有驳斥诏敕之权。

    李政送书信一封交由赵可成,赵可成辞去冀州刺史,向荆州而去,至此,二人再无相见,此后在武士约举荐下,官拜岳州刺史,勤政爱民,清廉寡居,建安二十年修岳阳楼,至贞观十三年已老旧不堪,故而重修。次年春,赵可成病逝任上,其妻手葬于岳阳楼下。有民自发请愿,为其立碑。后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贞。赵可成与其妻生有一子,名曰:隐。

    3

    李政回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述职,也不是面圣,而是在楚王府大睡三天,谁也不见。直到黄衣使者把金晃晃的腰牌拿了出来,才算是吧李政从床上喊了起来。

    李政睡得迷迷糊糊,就被人摇醒,等李政刚睁眼,那使者就开始念叨了起来:“圣上口谕: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朕等了你三天,你准备再让朕等几天?赶紧滚过来翠微宫,再晚你就去平康坊睡去。”

    “诶你!”李政突然反应过来,这太监在骂自己,蹭的一下就从榻上站起来了。

    那太监连忙解释道:“殿下,殿下,奴婢这是为陛下宣旨。”

    李政也不好借机找这个太监出气了,只能烦躁的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出去吧。”然后也不管太监还在自己身边,又躺了下去。

    可那太监又有些扭捏道:“可是殿下陛下说让奴婢跟您一块进宫。”

    “你!”

    那宦官又是求饶道:“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

    唐朝太监这个词,没出来,此时照顾皇帝生活的是殿中监,也不是全由宦官充任,宦官在唐朝早期,没什么参政的机会,太监机构在,内侍省在这个时候,是传旨,和打扫卫生的,宫女也属于这一行列,我就懒得区分这些东西了,直接称呼太监,诸位应该不会介意的吧?

    李政又没了脾气,他就是脑子被门夹了,也不会傻到跟光明正大的殴打使臣。

    但发发牢骚还是一定要的:“催催催,我再躺会不行么?早不急晚不急,行了,带路吧。”

    4

    山路陡峭,虽然修的平整,但马车仍然跑不动,而步辇李政坐不惯,摇摇晃晃的,干脆下来走路。虽然时至清秋,但走上几里上山路,也是满头大汗。

    李政冲着那宦官开口道:“我说,住这儿真是找罪受,脱衣冷,穿衣热,你说,是不是发了癔症,才住这里?”

    那宦官不答话,就像是没听见一般,真的就只是专心致志的走路,生怕一不小心就摔死了一样,李政自讨了个没趣,但嘴上依旧是得理不饶人。

    直到二人行到了行宫门前,按照礼制,李政要在宫外等候,而宦官则是进去禀报,李政也不生气,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开始用袖子扇风,面圣还不能穿常服,必须穿个朝服。笨重如山,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热了。

    扇着扇着,那太监走了出来:“殿下,陛下问你。衣服呢?”

    李政被问的不明所以,反问道:“什么衣服?”

    太监不语,李政更加一脸疑惑了,看了看自己身上,虽然说朝服穿的有些别扭,可好歹是穿在身上的,他又是疑惑的看了看太监,见那太监依旧是一脸奇怪的笑容,顿时脾气就来了:“哎呀,你怎么这么麻烦,走开走开,我自己进去。”

    那宦官连忙拦住李政:“殿下殿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