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41章 玄武门之变下
    冯立以秦王世子无故冤杀皇子的罪名,要捉拿李承乾归案,可一旦冲进去,谁还管李承乾。

    秦王府府内箭雨朝外倾泻,换来的是门外箭雨同样的倾泻。三轮箭雨之后,秦王府内渐渐不支,冯立令人撞开府门。

    在强弓劲弩的掩护下,第十二次撞击之后,府门被撞开,战火蔓延至前院。埋伏在府门两侧的刀斧手开始交战,东宫人马吃了个闷头亏,被打退了好几次,冯立阵斩一人,军士不敢再退,只能继续进攻。只是这一次以大盾向前,刀兵在后。

    可等一切准备好,东宫人马再次进去,却发现人已经被撤走。待他们完全进入前院之后,四周枯草柴火里突然出现大批人马,手持短刀利斧,冲向他们。

    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在看到很凶猛的东西冲向自己的时候,第一时间一定是想到往后跑,看清楚情况后再选择打不打。东宫人马也是这样想的。

    可府门就那么大,往后一撤就堵住了府门,进退两难。

    好在人数够多,在前面几十个人被砍死之后,其余人立马反应了过来,开始逐渐还击。战场上是撤不走的,一旦转身,后背必然就是一刀。所以这一次的焦灼,秦王府死士并没有能撤走,前院失陷。

    但背水一战的战果是比较明显的,东宫的人马也不好受,伤亡比1:6。这才只是前院,秦王府到底还有多少死士,谁也不知道。

    王珪进驻前院之后,看了看四周的柴火干草,聪慧的他立马知道这是准备火攻。冯立准备将计就计用火箭射击中堂,等中堂火起,里面的人自然出来。

    可王珪却否认了,他很清楚长孙氏是不会出来的,而且他的目的不是单纯血洗秦王府,而是等李世民急火攻心,出宫之时,杀了李世民。要是一把大火都给烧了,李世民狗急跳墙怎么办。

    这场战争的规则明了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王珪抓住长孙氏,李世民致于李建成,长孙氏等人自焚而死,双方都不致于人,王珪失败,李世民平安,李建成致于李世民。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政做出了个惊人的举动,他决定,将后院兵马全部抽调一空,而后力守中堂。

    杜君绰开口道:“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政说道:“如今后院兵马已经是无路可退,后院地势平坦吗,一望无余,如果敌人进入后院,则必然士气大盛,我们人少,必然不敌。但中堂装饰华美,门庭众多,如果在中堂设下伏兵,全力击之,则敌人不敢入后院。中堂只要守住,后院必然安全。”

    杜君绰继续开口道:“他们要是突然调兵绕过中堂直插后院怎么办?”

    李政却说道:“王珪是个文人,冯立则只是将才,他们必然是王珪拿大主意。文人用兵向来谨慎,诸葛亮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中堂焦灼的情况下,他必然不敢分兵,对于他来讲,只需要一步一步前进,他迟早会成功,完全没有必要冒险。”

    长孙冲点点头,随后将后院兵马进入中堂设伏,长孙皇后在房内依旧不走,李承乾在其身旁,手持长刀,只要有人冲开殿门,他便是最后一名死士。

    死士们知道长孙皇后就在他们身后的房子,士气高涨。

    长乐公主从地窖里探出头来问道:“阿兄,娘亲不来么?”

    李政摸了摸长乐公主说道:“等会就来。”

    将地窖藏好之后,朝着后院制高点走去。

    中堂的战斗十分胶灼,根据李政的步步为营,东宫人马每前进一个走廊,就会遭到伏击,秦王府装饰精美,弯弯绕绕不计其数,一时间,东宫士气十分低落,许多人怕死不敢向前。他们今天看了太多,上一秒在前面说话的士兵下一秒就被刀斧手砸烂了脑袋,脑浆迸发的场面。还有无处不在的冷箭、偶尔一两支,对于战局没什么影响,但对于心理上来说,压力太大了,谁都不知道下一支的目标会不会是自己。

    一面要提防随时出来的伏兵,一面提防四处出现的冷箭。在没有实模一体的经验,又缺乏地形地图,有时候甚至连敌人都看不到。这样的战斗,东宫人马没有全体哗变反过来砍王珪、冯立已经是训练有素了。

    在战斗持续三炷香之后,他们总算是地毯式搜索来到了长孙氏的房门前。此时的东宫兵马,已经是十不存一。当然,如果战斗此时结束,应该会多十之三四,因为很多人选择了趴在地上装死。

    殿门,成了最后一道防守线。李承乾发誓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两辈子也没经历过杀人这种事情,他心理年龄或许二十岁,看身子毕竟小的很。

    长孙氏轻轻抚摸了承乾的脑袋,然后从他手里接过了长刀,放在了自己腿上。静静等待着殿门被冲开的那一刻。

    她轻声问道:“高明后悔来到这样的家里么?”

    “孩儿不悔!”

    长孙氏将李承乾拉到了自己身边坐下,然后让他靠在了自己怀里,轻轻摸着他的脸庞说道:“睡一觉吧,睡一觉就什么都过去了,等下辈子,你还做娘的孩子好不好。”

    2

    殿外的喊杀声逐渐停止,长孙皇后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只是知道,最后的时刻或许到了。她轻轻擦拭了那闪亮的长刀,然后紧紧握住。

    或许是太过紧张的缘故,又或许是母亲给了太多的安全感,承乾幼小的身子已经躺在怀里睡着了。

    她再次看了眼承乾,轻声喃喃道:“二郎,再生见。”

    随后举起长刀,手握刀刃,欲要连同李承乾一道自尽,可殿门却久久未被撞开,长孙氏心智过人,便知道事情或有转机,又放下了手中的长刀,但依旧紧握。

    在漫长的等待过后,一声:“赢了!”

    彻底划破了秦王府的寂静。

    殿外的东宫兵马在战争迷雾的影响下,并不知道这一间房子内就是长孙氏,他们只当又是一间充满了伏兵的房子,一群人围在门口,谁也不愿意先开门。

    根据他们进入秦王府的经验,里面一定藏着个刀斧手,谁开门就是一下。就算刀斧手也会死亡,但是谁愿意跟别人一换一呢。自己的命比谁都金贵。

    故而他们围在门口老半天不肯进门,直到冷箭射中他们其中两人,在最后一刻,他们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生的本能占据了他们的大脑,他们只想着跑出去,领军棍也认了,一个跑,第二个就跟着跑,接着第三个第四个,跑的人越多,带走的就越多,法不责众嘛。不愿意跑的也被裹挟着跑,一人留下来也是死。于是他们一窝蜂的撤出秦王府。冯立见状也知道,秦王府进不去了,兵败如山倒。

    随后,消息传回在宫内此时已经被李渊藏匿起来的李世民耳中,房玄龄当即认为,时机已到,直出北门,称太子造反,奉圣上旨意,进京勤王!调集侯君集,张公瑾在城外的大军入城。长孙无忌、独孤彦云调南衙十二卫入宫。在刘师力、郑仁泰等京兆府兵的掩护下,李世民策马直出安远门。

    李世民之所以迟迟不肯调兵进城,不过是害怕太子挟持秦王府家眷罢了。在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身上,是不会想什么就算自己不造反也不会放过自己家眷这种事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机率,作为一个父亲,便会去思考。

    大军自北而入,在玄武门遭遇埋伏在此的东宫六率,但在秦王府兵马面前太过渺小,关键时刻,薛万彻引兵来援,他抽调了围困秦王府的兵马。并且声称已经拿下秦王府。李世民兵马在薛万彻和李建成两面合击之下,又有谣言传播,一时之间,有些不敌。

    李世民心性大乱,因为战争迷雾的关系,他不知其人真假,只知道这确实是围困秦王府的那波人。好在侯君集指挥得当,李世民军暂时跳出包围圈,向西而去,开始固守。

    就在双方兵马僵持之际,一骑飞马冲入战场,上面那人高喊:“我乃秦王府执令将军杜君绰!王珪冯立欲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