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42章 世事不由人
    1

    时过境迁,一晃多年,当年躲在地窖的小丫头都已经嫁人了,而那个李佑,或许是觉得自己父亲都为了他造反了,变得是愈发飞扬跋扈。

    晴空色变,乌云渐渐遮住,秋雨开始点点滴滴,长乐公主出了宫,叫人只不过是为李政取了些酒水,还拿了些吃食。玉儿好不容易得了假期,不想回去,二人又返回船上躲雨。

    玉儿本来哭个不停,看着满池的荷花被风雨打落,心疼的恨不能自己生出翅膀,替他们遮住这一场落花秋雨。竟然从船上拿出一把竹伞,将船停在了一片花旁,为那雨中残花支撑起了一把竹伞。

    李政不知道怎么劝人,只能跟玉儿说起了这一段陈年往事。坐在船上的玉儿听着李政说起这一段陈年往事,有些动容,一时间竟然忘了哭泣,看着靠在船沿上,一口酒,一句话的李政,玉儿开口道:“殿下这么厉害,为什么还会去楚地呢?”

    李政摇了摇头:“这个世界上,你什么都可以有,有钱、有权、有人、就是别有才,一但别人发现你有才,就会打压你,排挤你。千里马的故事不是天天都在发生,但是贾谊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小丫头不理解,看着李政问道:“可我看王公们,每天都在吟诗作乐,连太上皇都说他们才绝古今。”

    “只有无才的人才会装有才,有才的人只会装作无才。可是人们往往不会放过他们,世界上从来不缺伯乐,他们太知道谁有才,谁无才,一个市井小民,也能看清韩信之才,他们只是容不下比自己有才的人罢了。如果韩信也只是个市井小民,谁会为难他呢?只不过是看清了他的宏图大志,自己比不上罢了。千里马常有,而能驭千里马者不常有,同为马者多如牛毛,不过善妒而已。”

    小丫头更加不理解了,眼巴巴的看着李政,不知道怎么回答,李政笑了笑,也没指望玉儿理解,只是宫内太过无聊,没人可以说话,只能跟玉儿说上一说了。

    一番感叹之后,李政看着满池即将凋谢的荷花,不经有些悲伤。靠在船沿上,有些无奈的说道:

    “青帝不常在,芳菲有尽时。

    雨打秋色重,风吹燕声稀。”

    玉儿趴在船边,伸手在水中捞起一朵被雨打落,飘零于池上的落花,捧到了李政面前。说道:“殿下看,好漂亮。”

    李政没什么心思欣赏落花,但还是应和的说道:“漂亮。”

    可玉儿却是说道:“殿下看他飘零了好久,还是这么漂亮,殿下也要像它一样,就算雨打风吹,也要一直漂亮着。”

    秋土一般的心灵,受到了春雨的滋润。李政自从来到这里,一心忙着那些个“大事儿”,从来没有停下来感受过这个时代的东西。如今,他被迫停了下来,可看到的,不是肮脏、卑鄙,而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

    世界很肮脏,可并不妨碍他的美好。二人一直待到深夜,听着烟雨朦胧,听着池柳随风,听着落花伶仃。直到有人觉得他们落水了,打着灯笼来寻找。

    这一次的阵仗不可谓不大,李渊、李世民两任皇帝齐聚上苑。看着那烛火半点的小船。李世民面色阴沉,而太上皇则没有那么阴沉,只是轻轻笑着。

    人老了,总是乐意看着年轻人的好事情。而作为父亲,却有更多需要考虑的事情。

    2

    几日后,玉儿被叫进了立政殿。而李政则是回到楚王府准备完婚。

    帝欲处死,皇后几经保全,几日后,玉儿发配洛阳紫微宫。

    为此,李政怒气冲冲的去找了李世民,可连面都没见到。权力的好处就在于,你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成,你不想做的事情,一定做不成,不要说一个宫女,就是李政,也不过是随意摆布的一个棋子。

    二人的情愫在悄然之中诞生,也在悄然之中消逝,被架空的李政毫无办法。

    贞观八年,一个良辰吉日,在皇后操办完六礼之后,李政完婚。说什么誓死不从,一句陪葬,便再也没了声音。

    纳彩之时,鸿雁传书以赠女父,是为提亲。鸿雁是皇宫内,李世民亲自饲养的。

    问名乃是皇后亲自下旨,太史局直太史李淳风占卜。得卦象为上吉。

    得吉之后,皇后取宫中数件珍宝,带着文书由媒人送至女方家中,是为文定,也称小定。

    小定之后,在一个良辰吉日,李世民下旨,尽取府库珍宝二十车,是为聘礼,亦称——大定。

    而后太史局和礼部根据男女方八字,算良辰吉日,媒人带着良辰吉日登门相告,女方没有异议之后,便定下了日子。

    而今日,正式大婚,李政骑黑马登门迎娶至宫内,拜堂成婚。京城内满城欢喜,百姓夹道观看。

    此为六礼。而此六礼,除去最后一礼,李政根本就不需要参与。不单单李政,大部分男方是不需要参与的,除非是自己挑选的心仪姑娘。自己会加以关心。

    所以,古代没有父母的赞成,婚礼便只有婚,没有礼。

    女方是长孙皇后亲自在百位世家女子中,挑选出来的,女方是陈留谢氏。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谢、说的就是陈留谢氏。后人将“王谢”两姓氏比喻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可见其影响力。

    谢氏发家于淝水之战,谢氏一族主导的淝水之战,最终以大胜而告终,谢氏也从此平步青云,位列东晋氏族榜首。

    一直繁荣昌盛,李白所说的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谢朓,便是出自陈留谢氏。而同时大谢谢灵运,也出自陈留谢氏。但在南朝梁时,因为统治者的疯狂打压,最终逐渐衰落。但底蕴仍在,名声遍布天下。与李政联姻,既满足面子上的需求,又满足不会带给李承乾过大压力的需求。

    李世民亲下聘书,房玄龄之妻卢氏为媒。温婉贤惠,仪态端庄,书画双绝,饱读诗书。

    黄昏时分,昏礼正式开始。

    陛下与皇后同坐鸾台之上,位殿左,列祖列宗、天神地祇位殿右。新娘身着大红襦裙,头戴许婚之缨,以红绸覆面,又复以团扇遮面。行至殿中,行礼叩告天地神明,列祖列宗。司礼官待至吉时,开始司礼。

    “一拜猪枳炉灶。”

    “二拜天神地祇、列祖列宗。”

    “夫妻交拜。谢礼宾客。”

    在夫妻交拜之后,李政又与新娘拜礼周遭宾客,是为“拜客”。

    拜客之后,二人便入洞房,司礼官清退除舅姑以下,也就是公婆以下所有宾客,自小门而出,自大门脚踩新娘足迹而入,至此就是成为一家了。

    二人走向新房之前,还没到李政胸前的李泰端来金盆堵在门口,李道宗取金盆之水,沾起滴滴清水,浇于新人之手,是为洁。入新房为新人,此时应比天上仙,不沾凡尘半粒土。寓意二人之身、命,洁净而神圣。此乃周礼——沃盥礼。后也衍生出了金盆洗手之词。如今已有名无实,有些东西,水洗不干净。

    房中有席,六尚局宫女伺候,而许多人都堵在房门口,称之为听欢,也是为了避免二人独处时的尴尬。毕竟初经人事,二人都是少年,怎能不羞。他们待到行礼完毕,便要开始起哄,让二人半推半就,同眠共枕,当纱帐轻遮,红烛燃尽之时,他们便被伺候的宫女嬷嬷赶出去。

    新娘入席之后,新郎轻轻取下红盖头,新娘仍以团扇遮面,是为怯羞。唐人的诗情画意,是刻进骨子里的,故而,即使婚礼,也离不开诗,此时应作诗以祛扇,是为——祛扇礼。

    房外教坊之人歌鼓齐鸣,为其赋乐,新郎若要看清新娘面色,当作诗得到新娘的认可。这也是十分考验新郎才情的一刻。如果新郎的诗作相当出色,那便十分考验新娘的容貌,能否配得上这首诗。故而才有了——郎才女貌一说,因唐朝称男子多称郎君。

    据传,李世民娶长孙皇后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1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1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