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玄幻魔法 > 华夏真相集 > 第七集 寒国遗梦
    特使北还,来至禹都,面见夏禹,宣布帝舜驾崩噩耗,并递上遗嘱石匣。

    大禹拜受,见匣上刻有“舜封禹启”四字。

    大禹当众启封,便命特使宣读帝舜遗旨。特使捧旨,面南而立,禹率众臣跪听。

    特使:三十年前,卿凿龙门之时,有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角上长有绿毛,是为记认。朕率将士守候三年,不曾得见。此蛟为害极大,卿必除之,至嘱,至嘱!

    大禹听罢遗书,气愤填膺,再拜而起,升座传令。

    夏禹:即令火神伯益为先锋,带兵前往天湖池清水岩,布下天罗地网;复请太古祖神应龙下界,相助擒蛟。卿等众臣,随我出征!

    众臣:喏!

    旌旗猎猎,人马南征。鼓角长鸣,惊天动地。

    伯益率众军围山,布下天罗地网;应龙展开双翼,飞临洞口挑战。

    绿角蛟龙出洞应战,伯益挥令众将上前,轮番攻击,皆战蛟龙不下。

    应龙在空中观战,渐渐不耐,忽一个俯冲下来,展动双翅,将蛟龙扫一个跟头。

    蛟龙知道应龙厉害,翻身爬起,逃入洞中,关门闭户,不敢出来。

    大禹率领大军来到,闻说蛟龙闭门不出,于是命令祝融出马,用火烧洞。祝融氏复使出当年与共工恶战时神通,纵起火龙,猛烧七天七夜。

    七天七夜之后,天湖池水终被烤干,湖中水族尽成焦炭。青石岩也被烧成紫红色,阳光照射之下灿若晚霞,因此便改名为紫霞岩。

    激战过后,伯益下令,收回天罗地网,谁知绳子打成死结,再解不开。于是天河、北斗、游龙、狮子、麒麟等参战众神无法挣脱,都留在洞壁之上,成为化石。

    故此紫霞岩石壁之上,便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各种奇观异景,保留至今。

    应龙见战事已毕,遂展翅腾空,向大禹点一点头,回转轩辕宫而去。

    大禹下令打破洞门,率领诸将入内。放眼望去,洞内皆是水族死尸,其味臭不可闻。

    洞口石壁之上,见有一条绿角龙头探出,口里不断倾泻出天河泉水。

    伯益:陛下,此便是那绿毛角老蛟。

    大禹:想是洞中被祝融用火烤干,彼欲出洞逃走,未料跑到洞口,终被烧死在壁上。

    伯益:陛下请看!那蛟龙肠子掉到紫霞洞底,盘旋九转,竟成一条地下阴河。河中五棱六角石子,便是龙骨所化。

    大禹:果然如此。此河可称九曲黄河,龙骨极似杨梅之状,可称杨梅石。命水师降雨,打扫战场,清洗山峦湖池,就此班师回国!

    大禹班师,升朝坐殿,众臣朝贺。令师官叙论战功,乃列伯益为首功之臣。

    传旨官:叙论伯益功绩,一曰辅佐夏禹平治水土,教给民众种植稻谷,水中得食。其二发明凿井技术,方便万民取水。其三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其四文教德治,三苗归顺。帝禹有旨,誉为百官楷模,群臣之首,并致诚贺。

    伯益:臣谢陛下天恩。微功厚赏,无以答报,今献奇书,以呈御览。

    传旨官自伯益手中接过书简,转呈大禹。

    大禹:自古以来,未闻有撰字成书者,可谓开天辟地以来盛事。未知此书所叙何事?

    伯益:臣随陛下治水十三年,其后又远征四方,共历三十余载。期间经历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臣都于临睡前记录下来,便成素材。近年来天下太平,臣得空闲,便将素日所积抄录成书。可别九州之异,类万物善恶,以传后世。

    大禹:善哉!伯益此书所记,凡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海外山表,无所不至,可名为《山海经》。

    伯益:谢陛下赐名。

    大禹:今蛟龙已除,我当退回夏国,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子商均,尔众卿议之。

    伯益:陛下不可。商均虽为帝舜嫡子,应承大统,但其只知唱歌跳舞,不会治理朝政。陛下必欲让之,臣恐天下诸侯不服商均,必生祸乱。昔日共工之叛,可为前车之鉴。

    众臣:益言甚是,乞陛下纳之!

    大禹见此,便在诸侯拥戴之下,即天子之位,建都阳城,国号为夏。

    传旨官:奉天子之诏,封尧子丹朱于唐,舜子商均于虞。

    众臣:喏!

    传旨官:定历日为夏历,建寅正月;将天下划为九州,天子所居为帝畿,以外五百里叫甸服,再外五百里谓侯服,再外五百里称绥服,再外五百里名要服,最外五百里号为荒服。两千里内,皆归王化。

    众臣:喏!

    传旨官:天子有旨,着即涂山大会,会盟诸侯。

    众臣:喏!

    涂山之巅,会盟台高耸,威势赫赫。卫士层层布列,手执仪仗肃立。

    大禹自穿法服,执玄圭拾级而上,站在台顶,面南而立。四方诸侯按国土方向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夏禹: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此会,为请诸公对我所行不到之处,明白恳切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改过。如我有骄傲矜伐,请诸公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

    涂山大会,诸侯献金。大禹命将诸侯进献之金铸成九鼎。是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豫州鼎位于中央,是为最大之鼎。

    鼎铸各州山川名物及珍禽异兽,象征九州之地,合则喻示天下。

    九鼎铸成,便集中陈列夏都阳城,显示夏王大禹成为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所在,是至高王权象征。

    大禹还都,升朝理政,文武列班。

    殿头官:诸臣有事早奏,无事散班退朝。

    大司戎:南方徐州侯及扬州侯先后来报,说在淮河之中,新近兴起一位水怪,自称无支祁大王,复又兴波翻浪,淹没城庄,残食百姓。

    大禹:诸位爱卿,可知此怪来历?

    伯益:回奏陛下,巫支祁出生在桐柏山中,花果岭下,形如猿猴,塌鼻凸额,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象,常在水中兴风作浪。后娶龙女为妻,生有三子,都是神通广大。巫支祁因娶龙女,便自封为淮涡水神,势力极盛,遍及黄河、长江。

    大禹:我想起来了。可是前番向帝舜主动提出,要疏理天下水患者?

    伯益:正是。那怪因见水灾大兴,便向帝舜提出,愿平息水患;但要求大功告成后,自己需为人类之主。大舜一口拒绝,并选定由陛下治水,巫支祁由此怀恨在心,欲要报复,因怕帝舜有祖神应龙为援,只得隐忍。此时闻说帝舜崩于苍梧,且祝融火烧其亲娘舅九嶷山老蛟,又添新恨,因此与陛下为敌,逆溯淮水而上,扰乱扬、徐二州。

    大禹:既是如此,非我亲征不可。大司戎,点将发兵!

    大司戎:喏!

    自旗猎猎,天子离都,军马在途。大禹出离阳城,亲征淮水,来除水怪巫支祁。

    巫支祁闻说大禹率兵来伐,便率十万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战禹王。巫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白浪滔天,夏后氏等部落联军被淹死无数,诸将皆都不能靠近。

    禹王大为恼怒,发出伏羲令召集群神,并请祖神应龙下界相助。

    巫支祁虽然神通广大,但如何抵得过五龙之祖?只战有十余个回合,便被应龙擒获,交给禹王。应龙既擒无支祁,不敢久耽尘世,迅即反回九天之上。无支祁见应龙飞走,便奋力击搏跳腾,屡次将要脱缚。诸神各施法力神通,不能完全压服。

    正在此时,天上祥云蔼蔼,却是太上老君来至。

    大禹率众迎出帐外,躬身施礼。

    大禹:老君何来?禹迎接来迟,望乞恕罪。

    老君:岂敢。我在三十三天之外,因见祖龙助陛下擒住巫支祁,恐其不服约束,故来献三宝,防其逃脱。

    大禹:是何三宝?

    老君:此三宝皆是我自八卦炉中炼成,一曰缚龙铁索、次云定海神针、三谓紫金铃。铁索可长可短,神针可大可小,紫金铃遇风生火,专伏三界神魔。

    大禹:如此盛情大恩,何以克当?

    老君:陛下不必客套。三宝既献,贫道不能流连人世,就此造退,重返天界。

    大禹:恭送老君!

    帝禹还营,命大司戎赍持三宝,来降巫支祁。

    巫支祁见到三宝,魂飞魄散,倒地哀鸣。

    巫支祁:是我思虑不周,惹错了人也!不想这个夏禹,竟比虞舜还要厉害。不但龙祖帮他,就连道祖太上老君也肯帮衬,借此三宝给他。如此一来,我命休矣!

    大禹:失道寡助。你向我报仇,因何祸害淮水沿岸百姓?此番须饶你不得。

    遂命大司戎,以缚龙索锁住巫支祁颈脖,紫金铃穿其鼻孔,将巫支祁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囚在淮井之中。

    诸事已毕,便在营帐中设宴,与诸神众将庆功。

    正在诸神痛饮,众臣歌功颂德之际,东海龙王连滚带爬进入帐中。

    龙王:禹王陛下,祸事了,祝事了!

    大禹:有何祸事?

    龙王:巫支祁虽被缚住,争奈善走,适才自淮井通过淮水,到我东海,搅扰龙宫!

    大禹:叵耐这个水怪,如此可恶。也是我失了计较,未曾用上定海神针。伯益,你持定海神针,速随龙王到至东海,以此针镇住缚龙索,巫支祁便再不能乱走矣。

    伯益:喏,臣遵命。

    龙王谢恩,引伯益驾云东去。

    画外音:此后又过两千余年,直到天产石猴孙悟空,大闹东海,拔走定海神针;观音菩萨又取走紫金铃,巫支祁方得自由,拖着铁索游走江海,只不能上岸而已。

    大禹在位四十五年,东巡海上,到会稽去世,享年一百岁左右。

    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后氏天子位,正式建立统一王朝,国名大夏。将父禹安葬于会稽山,并建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前来禹陵祭祀。

    在道教之中,大禹被追赠为水官大帝,诞日定为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大禹既死,其子启立夏朝,中国有史记载之第一个世袭朝代,便即开始。

    夏代诸氏,出自姒姓。共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部落,以夏后为首,因以部名为国号。

    夏启为宣示开辟之功,遂弃姒姓,改称“夏”氏,自此便称“夏后启”。

    启乃在禹州大会诸侯伯,于钧台举行盛宴,史称钧台之享。启能歌善舞,在天穆之野亲自表演歌舞,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中国古老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其原创作者乃为夏后启。

    启为夏后,季子武观不服,率领部族时常作乱,害国伤民败法。夏后启大怒,派军队前往征伐,将武观放逐西河之地。

    内部纠纷未平,东夷各族又起兵叛乱。夏后启为树立部落联盟权威,又发兵与东夷作战,经年累月战火不息。

    有扈氏为夏后联盟中第二大部族,对夏启破坏禅让制度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并对其他部族发表反对言论。夏启发兵讨伐,并发誓文于诸伯侯,名曰《尚书·甘誓》。

    夏启: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誓师已毕,夏启乃召六卿,大战于甘。

    有扈氏奋起反抗,两军摆开战场,就此对垒交锋。

    激战三合,夏启不胜,铩羽而归。乃召集诸伯众臣,总结战败原因。

    夏启:吾地不浅,民亦不寡,然屡战而不胜者,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于是宣布罢战,解散兵马,转而励精图治,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之后,有扈氏见夏启为政仁德,善待诸伯,反而主动遣使入于启都,贡献方物,表示臣服。

    由此夏启终得天下诸侯方伯拥戴,就而平定九州,垂拱而治。

    夏启所生五子,长曰太康,次曰元康,三曰伯康,四曰仲康,最少季子名曰武观。

    自后启在位十六年时,因患重病,诸子以为父命不保,由此争立嗣位。

    季子武观起兵于西河,发动叛乱。

    夏启急派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迭经三战,终于平定武观叛乱,将其斩杀。

    既诛逆子,夏启心情激荡,呕血盈盆,反而重病得愈,只是身体再不如以往健壮。

    自此以后,夏启逐渐抛弃其父夏禹节俭传统,淫逸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

    帝夏启在位三十九年,终年七十八岁,就此驾崩,传位于长子太康。

    夏朝创建四十年之久,且有大禹治水之德,天下皆都归心,诸侯方伯并无异议,皆愿奉太康为主,尽心拥戴辅佐。

    怎奈太康失德,在位期间只顾游玩淫乱,不理政事。

    由此夏后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

    东夷族首领,唤作穷羿。因其善射,比之上古大羿,故称后羿。

    后羿因见太康失政,夏民大怨,由此决心夺取夏朝政权。

    这一日有人来报,说太康远离都城,出外田猎。

    后羿闻报大喜,由是聚集部众,领兵五千,提前作好埋伏,拦截太康归路。太康游猎归来,后羿拦路,拔箭张弓,将太康射杀于十里之外。

    后羿引兵进入夏都,就此控制朝政。

    后羿虽然杀了太康,但恐民心不附,不敢公然称王。乃立太康三弟仲康为傀儡王,自己则回到有穷国,遥控夏朝国政,俨然以太上王自居。

    其后天长日久,后羿自持善射无对,以为天下无人不服,于是陷入骄奢淫逸。

    夏王仲康七年,寒浞出生于寒邑(今山东潍坊寒亭区)。三岁之时,寒浞问其父。

    寒浞:父亲,我家因何以寒为氏?

    寒父:我族人乃是伯明氏后代,祖先寒哀,是为黄帝车正。当初曾为黄帝驾车,与蚩尤大战,因而立有战功,被封于寒地,后来便以寒为姓。

    寒浞:我祖先既为黄帝功臣,如何后人受此贫苦生活,受人欺负?

    寒父:你父母无能,家道中落,我儿当自强自勉,重振家业。

    自此之后,父母便对寒浞骄生惯养,任由胡作非为。寒浞长至十三岁,便即抢人东西,打邻骂舍,视为家常便饭,且又仗着体壮力大,搅得四邻不安。

    族人纷纷状告其父母,父母责之,寒浞竟将父母捆绑起来,照样出去为非做歹。

    邻居告到侯国,国君族长闻而大怒,令将寒浞驱逐出境,永远不准其再回寒国。

    寒浞被逐之后并无丝毫悔意,也不与父母作别,走出寒国,头也不回。寒浞离开故土,听说后羿攻占夏朝国都,现为太上王之尊,便觉后羿是个英雄,决定前去投奔。

    途中借宿于山林,那柴院主家却是一位奇人,因喜爱寒浞聪明伶俐,便收他为徒。

    经过年余,寒浞倚仗绝顶聪明,学会一身高超武艺,甚至青出于蓝。寒浞武艺既成,便辞别师父上路。但又恐师父再收别人为徒,便在进山打猎时寻到毒草,回家后下在锅中,将师父全家毒死。然后搜刮师父家中财物,将房舍烧掉,踏上浪荡江湖之路。

    数年之后,寒浞辗转来到夏都斟鄩,在城里露宿十几日,终于找到机会,见到后羿出猎归城。寒浞便以自己聪明才智及伶牙俐齿上前自荐,很快赢得后羿青睐。

    后羿见寒浞武艺高强,又乖巧伶俐,便将寒浞留在朝中,并认为义子。

    寒浞知道,若想在此长久立足,必须改掉以前恶习,于是处处谨慎小心,施展各种手段,博取后羿信任。又广交朝中权贵,努力减少对立之敌。于是此前反对者皆都转向,反说寒浞勇武过人,是为干国忠良。

    后羿大喜,便命寒浞在军中为将。

    寒浞多次参加对外作战,屡立战功受奖。从军不到一年,就为国中大将,远近闻名。

    有穷属国方夷反叛,后羿派寒浞领兵征讨,大获全胜,方夷重新归顺。后羿乃拔寒浞为左司马,并赐以宗室之女。此后寒浞多次升迁,只二十余岁,便成朝中主政大臣。

    寒浞趁机结党营私,发展势力。因知后羿好色,便从各地挑选能歌善舞美女,入宫陪伴作乐;又见后羿好酒,便让各地进献美酒,以供义父享用;更知后羿喜欢打猎,便从各地挑选数十匹良马,供义父出猎时骑乘。还培训上百名打猎高手,以供义父调用。

    后羿:天赐寒浞,是我有穷之福也。

    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寒浞是将大王引向亡国之路,请将寒浞免职治罪。

    后羿:卿等此言谬矣。我待寒浞,胜过亲生之子,其怎会害我?

    众臣:有穷国休矣!我等未知死所也。

    后羿拜寒浞为相,命其总揽朝政,自己则放心淫乐,每日出城游猎。

    诸侯后夔之妻,名叫纯狐,长得天香国色,天下无双。

    这日后羿乘坐马车外出巡游,忽在野外看见纯狐,正在林中采摘野果。

    纯狐见大王车驾驶过,急躲入林中,自小道逃回家中。

    后羿见之垂涎三尺,立刻命人诛杀后夔,强行将纯狐抢入宫中,纳为少妃。

    纯狐虽对后羿十分不满,却不露声色,表面对其百依百顺,却暗地勾引私通寒浞,以图报仇。寒浞此时有妻有妾,并生二子,但为篡权夺位,便与纯狐通谋。

    纯狐乃与寒浞合谋,在三年之内,陆续害死后羿亲信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朝中大臣几乎都成寒浞死党。

    寒浞由此胆壮,出入后宫,毫无顾忌。不久在与纯狐通奸之时,却被后羿突然回宫,捉奸在床。后羿盛怒之下,拔剑欲杀寒浞,绕床追逐。

    后羿虽系战神,但因常年耽于淫乐,又兼当时大醉,三转两绕,反被寒浞夺过宝剑,将后羿杀死在寝宫榻上。

    寒浞既杀后羿,便即升殿,宣布后羿诸项罪状,自立为王,国号为寒。更立纯狐为正妃,改年号为寒浞元年。

    历史真相:民间传说中嫦娥,实以纯狐为原型,就与寒浞合谋弑杀后羿之事,因而被塑造成背叛丈夫、偷吃仙药奔月形象。因纯狐先嫁后夔、再嫁后羿,最后嫁给寒浞,不符合民间审美观点,故此只说嫦娥乃为后羿之妻,隐去其他两桩婚史。寒浞夺权之后,定都寒亭,又在云台山上建造宫殿,与纯狐双宿双飞。取“寒浞之宫”之意,因名其宫为广寒宫。

    每当月圆之夜,纯狐就在云台山上观星占月,并依据天象,为寒浞占卜天下大事。

    寒浞即位,将后羿尸体剁成肉泥,又加入剧毒药物,烹制成肉饼,赐于有穷氏族人。凡吃下此饼者,立即便被毒死;若是拒绝不食,便命士兵用乱刀砍死,其状惨不忍睹。

    有穷族人恐遭杀害,纷纷逃往边远地区,留居国中者也都隐姓埋名,投靠诸侯门下。从此中原地区,有穷族人遂绝。

    当时仲康已死,夏后相在位。寒浞杀死后羿称王,一边清除有穷族势力,一面对外做好防范,以御夏后相联合诸侯来伐。

    夏后相联合斟鄩、斟灌二氏,兵分三路攻打寒国。

    夏后相陆续征服淮夷、风夷、黄夷等东夷部族,重组部落联盟,再振雄风。寒浞征招青壮年入伍,对国内平民实行削富济贫、减轻赋税系列政策,使部族人民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势也逐渐富强。寒浞原配夫人姜蠡,乃是九黎蚩尤氏后人,魁梧健壮,武艺绝伦。姜蠡生有二子,长名寒浇,次名寒戏,都具天生神力,勇猛善战。

    寒浞十一年,夏后相十九年。

    春正月建寅,寒浞发兵西征,命二子为先锋,向夏朝领地发动突然袭击。

    夏后氏族民毫无防备,寒国一战获胜,不仅掠夺大批财物,还捉获许多百姓牛羊以归。寒浞班师,将俘虏全都赐给大臣为奴,更加坚定灭夏决心。

    十二年秋,寒浞命长子寒浇率主力攻打斟灌氏弋邑,自与次子寒戏佯攻夏都帝丘及斟鄩氏,使其各不相顾,不能救援。

    斟灌氏被寒浇军击败,弋邑陷落,首领姒开甲带领残部,退守斟灌都城。

    寒国虽然获胜,但也损伤惨重,许多青壮年都死在战场。

    寒浞封长子寒浇为过王,镇守过邑;封次子寒戏为弋王,镇守弋邑。

    夏后相被寒国强大攻势吓住,不敢组织进攻,下令加强边境城邑防守,给寒国留下休养生息良机。寒浞经过六年休整,势力再举。

    寒浞再次调集军队,仍命寒浇为将,率主力部队攻打诸夏。

    斟灌氏姒开甲率军迎敌,误中寒浇埋伏,与部众全部战死,寒军由此攻占斟灌城。

    寒浇乘胜进军攻打斟鄩氏,斟鄩氏首领姒木丁率军出迎,双方乘船战于潍河。

    潍河水深流急,寒浇派出数十名水手潜入水下,凿穿姒木丁战船,乘乱上前攻杀,夏军大部落水淹死,姒木丁也在混战中被寒军所杀。由是斟鄩氏灭亡,部民大部沦为奴隶。

    寒浞便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夏后相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被寒军攻破帝丘。寒浞下令屠城,无论城中臣民还是夏后相及其族人,皆被寒军杀死,宫室内外血流成河。至此夏朝灭亡,国祚中断。

    夏后相妃后缗是有仍氏之女,正怀身孕,乘乱从城墙下水洞爬出,逃出生天。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29184/786990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29184/786990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