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玄幻魔法 > 谪神之罚 > 第2章 傲慢
    在避难时代走向尽头的那一两百年里,人们渐渐失去了等待源神重新降临的耐心,许多人开始相信:源神们已经抛弃了神谕之境。于是在各个层级的国家里,开始产生一种寻求新的格局的思潮。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在神授时代,除了五大君国之外,其他下级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是非常落后的,可是在避难时代,尤其是在沃土之战,各大君国大量耗费国力之后,各个臣国和佐国都渐渐发展了起来,失去了源神们绝对的统治之后,一些有野心的臣国和佐国君主,开始寻求通过变革让国家变得富强,并逐渐不满足于原先有限到可怜的发展空间。在所有跃跃欲试,想要挑战旧秩序的下级国家中,以乾元国境内的三个臣国和五个佐国的实力最为强悍,他们联合起来的军事力量甚至达到了五大君国的水准。这些下级国家的强悍实力让各个君国感到不安,虽然一些有远见的君主,隐约担心自己原有的地位会因此而受到动摇,但是,由于之前君国之间的种种嫌隙在近万年的岁月中虽不断消长,却从未真正断绝,故而各个帝君的主要防范对象,仍是他们彼此,因此,他们也不愿意花费太大的精力,放在这些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单独正面挑战自己的下级国家身上。直到乾元国的第167代圣皇元封异忽然遭遇刺杀,年仅二十岁的元封政继位为第168代圣皇,乾元国境内三大实力最强的臣国:曲国、弩国、曼国,以“孩童治世,必生乱象”为名,纠集起对旧有体制早有不满的五个佐国在南方发动叛乱。他们先以武力胁迫周围的弱小佐使之国,强行并吞领土,并征辟新降服国家的壮丁以扩张军力、修筑工事、打造兵器;后斩杀圣皇派来的使节,以表自己不再臣服、反抗到底的决心,并推举曲国国君曲退之为盟主,陈兵百万于乾元国南方,叫嚣着准备随时大举进兵,直捣整个神谕之境的心脏、乾元国的首都:安洛城。声势浩大,一时间仿佛真的不可阻挡。

    其实这些叛乱的下级国家并非完全凭借武力和蛮横,在叛乱刚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向其余四个君国,派去了大量使节,宣称自己这是为几大君国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的“义举”,在他们的使节带给四大帝君的信中,他们这样说道:源神远遁,渺无踪影,追忆之思,没于长河。而圣皇治下,源神所定之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源神所赋之权,也没有限定在规定之内,所以才造成每个君国的利益都受到了侵害,但历代圣皇变本加厉,似乎没有想要改错的意思,神谕之境饱受其苦。而今,新任圣皇年幼之甚,为六万年所未见,量一仅晓贪玩宫苑之幼童,怎知统御万方之利害?我等虽然国小力微,但为了垓荒大陆之光明前景,不惜以卵击石、蚍蜉撼树,势要让圣皇能够决心纠错,而让神谕之境重回安宁祥和之盛世。愿各位帝君可怜我等拳拳之心,助我等一臂之力。我等乞俯下拜,惶恐等待诸君圣裁。

    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都只是这些叛国者的幌子,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一来不足以打败实力向来为全神谕之境首位的乾元国,只能最多抵抗住自己不被元封氏族的大军剿灭;二来一旦有其他势力,尤其是和乾元国同为君国,绝不愿看到下属之国反叛成事的其他四大君国,受圣皇之命,来相助平叛的话,自己这些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肯定会被迅速冲散。他们也明白一点:以自己臣佐之国的身份向其他君国求援以反叛自己的君国,其他帝君若真的出兵来助,必然落下一个“受下国所指使,有失上国之体统”的坏名声,所以不出兵相助已是必然,现在这封恶人先告状的信,不过是在利用各国与乾元国的旧怨,让其不听圣皇号令罢了。各国只要保持观望,自己单独和元封氏族抗衡,量那年幼的圣皇必然贪图安乐,时间一长,肯定会答应自己割据一方的要求,到那时,把新并入的国土和人丁分一分,重新积攒力量等待新的变局,这才是他们最终定下的长久之策。

    为了保证自己的计策能够成功,他们还派出了许多的奸细,到各个君国下属的有实力的臣国的境内,散布消息称因为有乾元国臣佐之国反叛之先例,各君国有先期削弱各个强大属国再分而破之的计划。一时间,各君国境内的强大属国皆有躁动不安之势,其中以赤昆国为最甚,因为叛军盟主曲退之认为赤昆国与乾元国素来友好,难免会出手帮助平叛,故而对其下属的几大臣国大加利诱,使得他们也在赤昆国联合起来,同谋反叛之事,赤昆国渐渐也陷于内战,对于乾元国境内之乱,只能是有心无力。而其他三国本就不想乾元国一直压制他们,都盼着这次叛乱能够削弱元封氏族,他们好乘势壮大己方的实力以期在未来再与之分庭抗礼,所以他们都决定在一旁幸灾乐祸,作壁上观。

    在叛乱发生的第一个月,新登基的圣皇就向四大君国派出了使者。当三个月后圣皇的使者到达这三个君国境内时,火宁国和月泽国只是敷衍一下把他们送走,而寻驰国的老帝君,征和氏族的族长征和迁,竟然直接把使者轰出了殿外,甚至他的长子征和风还拔剑把圣皇的谕旨挑进了火里烧掉了。

    等到使者走远,征和迁恨恨地说:“终于轮到你们元封氏族倒霉了,若不是为了两国的体面,我一定学你们的先祖,带兵攻入你们的安洛城!以报玉锦城被破这万世难解之仇!”

    当圣皇的使者回到安洛城的大殿中向年幼的君主报告时,元封政这样问他们:“此次派各位爱卿赴万里之遥传朕谕旨,不知各位帝君作何回应?”

    此时派往赤昆国的使者因为赤昆国内乱尚未返京,而其余三路使臣则面面相觑,同声答曰:“臣等有罪,有负圣命。三国的帝君皆未应允圣皇之召,尤其以寻驰国最为不逊。”

    “哦?如何不逊?”见派往寻驰国的大臣面露难色,元封政一抬手,说,“但说无妨。”

    “寻驰国君笑圣皇旨意大谬。”

    “呵呵,他怎么能说朕的旨意大谬?”

    “圣上旨意,虽只提及各国需尽快攘除己方之内乱,全无一字提及提及”

    “提及我国之暴乱?”

    “微臣该死。”

    “你继续说吧,不要顾忌,朕赦免你。”

    “寻驰国帝君征和迁对于圣上之旨意不但不接受,反而讥笑我国境内叛乱势大,恐难平定,还说奉劝圣上先顾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43268/8243331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43268/8243331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